“刁民”生產線
屢屢聽官員私下里恨恨地罵:“中國就是刁民多!”從某個角度看,這明顯荒謬的“刁民”論,也有確實的一面:我們的社會中,有太多的事情逼人當“刁民”了,譬如坐飛機。
責任編輯:朱又可
屢屢聽官員私下里恨恨地罵:“中國就是刁民多!”從某個角度看,這明顯荒謬的“刁民”論,也有確實的一面:我們的社會中,有太多的事情逼人當“刁民”了,譬如坐飛機。
眾所周知,國內的航班常常誤點,許多航班的延遲時間還很長,這等于是大范圍地與乘客作對:他是為了快速抵達才買飛機票的,你卻把他困在機場里動不了身!
為什么要這樣?民航公司吐苦水:航班增加了這么多,空域卻沒有相應開放,本來跑一輛車的道,現在擠進十輛車,當然堵得厲害啦!
還有別的“不可抗力”。比如近年新添的霧霾,一旦它盤踞到機場上空,那就非但車多擁堵,更要架設路障,強制限速了。這么一道道限制下來,大陸的機場起降頻率,自然比別處的低很多。
不過,單是這些,還不足以逼人當“刁民”。雖然知道這些都是人為造成的,但其原因很多,也很大,我們對這類原因深厚、影響廣遠的壓迫,一般都還是努力忍受的真正讓乘客忍無可忍的,是另一些“小”事情。
其一,是民航公司不誠實。航班延誤,民航公司的第一個責任,就是向乘客報告原因,可恰恰在這一點上,許多民航公司采取了相反的做法,不是像機器人一樣用常人聽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