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40724)
N0.1 警惕鐵路大躍進埋下新隱患;N0.2 馬航客機被擊落事件的幾個陰謀論;N0.3 馬云的“負資產”;N0.4 “新聞反轉劇”背后的標簽戰;N0.5 中國式騙局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陳霞
N0.1 警惕鐵路大躍進埋下新隱患
《中國企業報》2014年7月21日 丁是釘
(原文摘編)一天內4條鐵路開工;近期共有14條鐵路密集開工;預計到2014年8月底將共有64條鐵路獲準開工,比年初計劃多出20個新項目。這些數字表明,鐵路已經被各地視為穩增長的神器,被推到了拉動經濟增長的最前沿。然而,這種一哄而上的建設方式,必然會造成相關產業產能過剩的惡果。
一哄而上是典型的中國式產業擴張路徑。從家電到汽車,從光伏到風電,從房地產到鋼鐵,凡是被當做支柱的產業,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產能急劇擴張→市場短期內迅速飽和→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發生危機。
行政替代市場是一哄而上的本質特征。在鋼鐵、光伏等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中,背后都有政府作為推手。
現在的共識是,如果沒有金融危機期間4萬億強力推動的中國經濟逆周期成長,就不會導致今天如此嚴重的產能過剩。換句話說,如果地方政府手里沒有大量的財政資金任由使用,并且可以借道地方融資平臺吸收社會資本,政府干預經濟的能量將大大減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才能夠發揮出來。
鐵路項目的密集開工必然導致短期內嚴重產能過剩。由于新項目激增,目前鐵路投資總招標金額已達1.35萬億。有分析預計,即便鐵路總公司不再繼續上調投資計劃,鐵路投資總額年內也有望逼近或超過1萬億。
安信國際7月初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今明兩年鐵路新通車里程均應超過8000公里,總投資則為1.4萬億元,相應這兩年每年新增動車組等設備需求將達到歷史高位。鐵路相關設備市場如此激增,必然導致相關行業和企業的產能擴張。
此前,“一房獨撐”的經濟格局,導致了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的惡果;現在,“一鐵獨熱”的經濟現象,也將會給未來經濟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憂。
【推薦理由】高鐵是個好東西,建在哪里是關鍵。建在人口凈流入的沿海,有盈利前景,能提升經濟效率。在人流凈流出的西部大建特建,系人為制造產能過剩。
N0.2 馬航客機被擊落事件的幾個陰謀論
網易《另一面》 第1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