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
稍縱即逝的感覺在最近幾年尤其明顯,原因何在?別去埋怨歲月和壓力了,真正的根結在于:你的意志力流失了。先別害怕,其實“意志力”是可再生的,只是稍不如意,消耗的速度就會遠快于再生速度。
少數人類似乎有無限精力與鋼鐵意志,事業家庭休閑三不誤。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時光總不知所蹤地消逝。我們想要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成功,但在每一刻當下,我們真正做的,卻是拖著不肯開始體檢鍛煉,吝于在親友身上花費時間,放任事業進階的機會流過眼前,又慢慢飄遠……深受困擾的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凱莉•麥格尼格爾教的《意志力科學》成了斯坦福史上最受歡迎的一門課。
百萬年來,我們的大腦既演化出了攫取誘惑、逃避傷害的本能,也演化出了我們引以為傲的理性和意志力。不幸的是,本能近乎無窮無盡,意志力則極為有限。我們總愛給自己的缺失找理由,然后把責任推卸給自己無法處理的境況。比如,給意志尋找一個飄渺的外衣,認為那是玄之又玄,且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
其實,意志力并非玄幻的心理,它可以再生,只看我們怎么努力!
我們因何而懦弱?
意志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集中體現,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意志在人主動變革現實的行動中表現出來,對心理狀態和外在行為有發動、堅持、制止和改變的控制調節作用。
羅伊斯這樣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意志力通常是指我們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這種精神生活在引導著我們行為的方方面面。”
心理學家通常認為,意志力既有靜態的方面,又有動態的方面。一方面,它是引導人類行動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人們在這些行動中的行為。因此,當一個人能夠在某一事件或一連串事件中表現出極大的決心與力量時,就會被認為擁有很強的意志力(靜態的);而他的意志力的特性,需要通過他的決心或行動的力度和持久性來體現出來。這樣,在這一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意志力就變為了動態的意志力。他的決心也成了引導自我心理的行為。
俗話說:“意志創造人”。大腦是你在這一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在你的大腦中,儲藏著取之不盡的財富。通過提高意志力,你可以獲得人生的富貴,擁有生活中的各種成就。這種意志之力,默默地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之內。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創造人生奇跡者乃人的意志之力。意志是人的最高領袖,意志是各種命令的發布者,當這些命令被完全執行時,意志的指導作用對世上每個人的價值將無法估量。
意志力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養的。意志力強的人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并適時將這種品質發揮出來。
誘惑為何難以抗拒?
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意志力消耗的速度遠快于再生速度,而且條件惡劣時再生速度還會加倍變慢——睡眠不足再生慢,血糖低下再生慢,壓力太大再生慢……更糟的是,哪怕在精力充沛的理想狀況下,一旦誘惑直觀地擺到面前,我們仍然立刻全線崩潰,沉溺于一次次短暫的享樂中。
都怪成癮分子“多巴胺”掌控了我們的欲望開關。當五感將“發現誘惑”的信號傳回腦內,中腦內的許多核區便開始分泌多巴胺,接到多巴胺信號的邊緣系統則讓我們深信接受誘惑會帶來快樂。于是懷著對獎賞的“期待”,我們把巧克力放進嘴里,把伏特加倒進杯中,把游戲圖標點開,把購物車裝滿又結賬……不知不覺,不由自主,直到所有“不該做的”都做了,我們才猛然醒悟,然后懷著深重的愧疚之心,決定破罐子破摔。擔憂體重者繼續大吃以抵抗抑郁。醉酒出丑者決定再喝一杯來停止自責。拖延工作的人連續游戲好逃避現實。而特別擔憂自己入不敷出的人,則靠刷淘寶緩解壓力……
許多人會擔憂,不原諒自己時就已“混吃等死”,如果原諒自己,豈不是更加迅速地滑入深淵?其實,如果不那么急著自責,如果能不再“不知不覺不由自主”,有限的理性足以幫我們認識到,抵抗不了誘惑并非因為我們特別軟弱無能,而是因為大腦的本能太過強烈,以至于人人都有難以自控之時。
有些人能比你更能夠自律,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有什么地方與你不同——而是他們已經找到了方法積蓄自己的意志力,并且在恰當的時候知道如何使用它。
自我“折磨”的錘煉
早在2400多年前的孟子,就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話,生動地說明了意志力的培養過程。但放在今天,恐怕就要適當變一變了。
1.盡可能多地排除選擇。
我們在一天里做出的選擇越多,每一個決定就越難經過大腦認真的思考——而且我們就越有可能會抄捷徑。(這叫做“哦,搞砸它”綜合癥。)然后我們就變得沖動、魯莽。然后我們就會做出一些我們知道自己不應該做出的決定,但是我們似乎無法控制我們自己。事實上,我們耗盡了做出明智選擇所需的精神能量。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越少,我們在需要做出決定的時候就越能夠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2.今晚做出選擇,明天再做出決定。
如果決定不是迫在眉睫的話,通常容易做出較為明智的選擇。所以把那些會在明天榨干你的意志力的簡單決定挑出來,今天晚上就想好。挑選你要穿的衣服,決定你早餐吃什么……提前做好準備。盡可能多地把這些決定做完;這樣你就能夠在明天將精神能量節省下來,應對最重要的決定。
3.先做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你在早晨擁有最多的精神能量。美國國家科學院進行的一項里程碑式的研究表明,假釋委員會在清晨最有可能給出有利裁決;在午餐前,有利裁決的可能性幾乎下降為零。做出最艱難決定的最佳時刻是一天的早晨。做一天中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的最佳時間也是一天的早晨。明確這些事情都是什么,并且做好計劃,首先完成這些事情。
4.要補充能量。
忙了一上午之后,經常會覺得力不從心。但在短暫的午餐之后,狀態似乎又回來了。為什么?原來,葡萄糖是意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在葡萄糖水平較低的時候,你的大腦不會停止工作,但是它確實停止做一些事情并且開始做另一些事情:它對即時獎勵的反應更為強烈,而對長期的結果不太關注。吃健康餐食和零食。你不僅僅會感覺更好,你也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而且能夠在做出這些決策的過程中擁有更好的意志力。
5.創造一個長期目標的提醒。
精神疲憊會讓你選擇簡單的出路——即使簡單的路會將你引向錯誤的方向。所以要創建一個看得見的提醒,把你從沖動的邊緣拉回來。一位朋友在他的計算機顯示器上貼了一張鈔票,他用這張鈔票不斷地提醒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另一位朋友則保留了一張自己體重50磅的時候的照片,并且將照片貼在他的冰箱上,以此提醒自己他再也不想成為這個樣子……想想你在哪些時刻最有可能會沖動行事,讓你偏離自己的長期目標。然后利用看得見的提醒,讓自己想起這些長期目標,抵御沖動并且讓自己走在正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