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混戰鄉村
在大城市市場競爭白熱化之后,阿里巴巴、京東、當當等電商紛紛下沉,借助刷墻廣告、大篷車巡游等頗具鄉土氣息的活動,爭搶擁有全國七成人口的農村市場。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史額黎 謝嵐
在大城市市場競爭白熱化之后,阿里巴巴、京東、當當等電商紛紛下沉,借助刷墻廣告、大篷車巡游等頗具鄉土氣息的活動,爭搶擁有全國七成人口的農村市場。
“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這些斗大字號的標語刷在農村的白墻上,替換了那些計劃生育的廣告。
這些標語并非惡搞,而是互聯網公司潛入鄉村社會的真實行動。阿里巴巴甚至順勢而為,推出“隨手拍農村刷墻贏獎品”的活動。
京東的“刷墻”項目從2013年四季度開始,持續到今年3月份。全國一百多座城市的八千多面墻上出現了這個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名字。
“(刷)一面墻幾千塊錢,每個地區都有對應的合作公司,農村刷墻早就是專業化分工的工作了。”當當網高級副總裁姚丹騫將這些墻視作廣大農村地區的LED大屏,“有時在高速路上都能看到,效果挺好”。
淘寶網依托那些發展成“淘寶村”的小賣家群體,早已在鄉村社會扎下根。而京東、當當這些電商則是在大城市市場漸趨飽和之際,將戰場下移到了三線城市以下的區域——這里被它們視為一片正在上升的“藍海”。
電商的愿望很美好,只是,鄉村社會的消費力真的有這些電商想象的那么旺盛嗎?他們又如何解決這些偏僻之地的物流難題?
“郡縣治,天下無不治”
一大波刷墻廣告預熱之后,裝在大篷車里送來的,是二維碼。
至少從2013年年底開始,各大電商的年度計劃中,鄉村就已經成了重點詞匯。阿里巴巴甚至搬出源自《史記》的“郡縣治,天下無不治”,來說明鄉村市場的重要性。
縣域經濟的廣闊天地早已旌旗滿布。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三下鄉”似乎又回來了,但主角由政府變成了電商。一大波刷墻廣告預熱之后,裝在大篷車里送來的,是二維碼。
在城市的繁華路段,配著大功率音箱的文藝表演先將人流吸引住,淘寶的促銷員背著移動wifi發射器,在熱鬧的現場幫助消費者們“不走自己流量”地刷二維碼購物;京東的大篷車路線途經百城,延續半年,不斷重演著同樣的場景。
電商對三線城市以下市場的關注源于數據。阿里研究院的數據統計表明,2013年縣域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長速度比城市快13.6個百分點。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