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不玩了,微博還能活多久
在陸續剝離搜搜、電商業務之后,騰訊放棄本是作為防御武器的微博,把注意力集中到微信和微視的布局上。很顯然,微博這一產品的式微已現端倪,但騰訊退場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已經有了微信這張移動社交的王牌,對于其他微博運營方來說,微博并沒有走到死胡同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許嘉斯
騰訊微博完成戰略防御使命,退出舞臺。
2013年中國社交類應用數據比較。
在陸續剝離搜搜、電商業務之后,騰訊放棄本是作為防御武器的微博,把注意力集中到微信和微視的布局上。很顯然,微博這一產品的式微已現端倪,但騰訊退場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已經有了微信這張移動社交的王牌,對于其他微博運營方來說,微博并沒有走到死胡同。
2014年7月28日下午,北京,距離騰訊微博事業部所在地西格瑪大廈不到一公里的遼寧大廈,騰訊微博事業部的同事們吃了頓散伙飯——這是他們以騰訊微博事業部之名的最后一次聚餐。
此前一周的7月22日20點13分,騰訊科技發布“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主動求變,深入布局媒體全產業鏈的戰略方案”的消息,其中一項是“騰訊微博產品運營團隊將與騰訊新聞團隊進行整合,以強化整體社交資訊服務功能,騰訊微博也將持續為用戶提供領先的社交產品體驗”。
約20分鐘后,一名注冊信息顯示為騰訊員工的網友在新浪微博發布更為直白的消息,“騰訊微博事業部撤銷掉了”。
這是騰訊在處理掉搜搜、電商業務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決定。自兩年前開始,騰訊進行了內部重大的業務系統調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剝離不擅長的業務,投資巨大的搜索引擎——搜搜被并入騰訊入股的搜狗,電商業務也劃給了京東(騰訊占股15%)。
相比2011年門戶網站之間微博大戰的火熱,微博降溫似乎來得太快。
從2012年8月,張朝陽坦陳“過去兩年間,我們確實輸掉了微博之戰”;到2013年8月,網易和中國電信聯手推出“易信”,從此不提網易微博;再到騰訊微博事業部在成立3年又3個月(2011年4月-2014年7月)后解散,究竟是新浪微博太強大,還是微博產品形態本身已經走到末路?
戰略防御工具
騰訊微博在用戶數和用戶活躍度等數字上可以和新浪微博分庭抗禮,但在關注度和影響力方面相差懸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