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重出江湖;王道劍,藏鋒圓融
臺灣“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最近重新啟用“上官鼎”筆名,出版武俠小說《王道劍》。
責任編輯:劉小磊
臺灣“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最近重新啟用“上官鼎”筆名,出版武俠小說《王道劍》。
中國文學史上,唐詩、宋詞、元曲以后,明清時代,出現長篇小說,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武俠小說乃是長篇小說的一個分項。明代固然是有水滸傳,描寫江湖世界,整體言之,以武俠為主題的著作,要到清代中葉才層出不窮。那些著作之中,也都往往牽涉到歷史背景,例如:《江南奇俠傳》以反清復明作為歷史背景,敘述明代遺民,逃遁江湖,抵抗滿清的統治。武俠小說,例如《七俠五義》之類,常見主題,則是江湖豪俠,倚仗武藝,除暴安良,伸張正義。
到了近代,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等書,則以劍仙、法術、精怪作為主題,另外開辟了一條途徑。金庸的武俠小說,橫空特出,結合歷史、愛情與懸疑,放在江湖的恩怨之中,其著作引人入勝,不管中學生或是大學者,人手一本。他的作品中,歷史只是作為背景,主體還是:武術的修煉、門派的正邪,以及各種角色為了一個“情”字(包括愛情、友情、家國之情),所作選擇與結果。大陸上,長期沒有這一類的作品,要在改革開放以后,才有不帶政治意義的小說出現。奇峰特起者,則是二月河的帝王小說。他的作品是歷史的“小說化”,與金庸將歷史作為小說背景的取徑完全不同。
《王道劍》兼具歷史與武俠兩個層面,將歷史背景與故事發展,密切結合。據說,金庸私淑大仲馬和狄更斯。這兩位作家,大仲馬的“三劍客”系列,更像武俠小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