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你舉起攝像機1001個敘利亞人的恐懼片段
1001個敘利亞人用手機把看到的、經歷的拍下來,傳到社交網絡、視頻網站,穆罕默德再從中篩選剪輯。很多畫面是模糊不清、顫抖的,不時還被手和炸彈揚起的塵土遮擋住鏡頭?!娪啊躲y之水:敘利亞自畫像》掀開了2011年敘利亞內戰以來,敘利亞殘酷現實的一角。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一直以來,敘利亞的圖像都是由它的統治者畫的,永遠是一個樣。這部電影是1001個普通敘利亞人拼出來的。”《銀之水:敘利亞自畫像》的全部畫面由1001名敘利亞人拍攝,再由流亡在外的敘利亞導演奧薩馬·穆罕默德剪切合成。
中東國家一向是影視劇富礦。2014年6月26日,以中東局勢為背景、第一部在中東拍攝、在美國播出的美劇《暴君》,在中國上線兩小時,點播量就破了100萬,5天內突破了1600萬。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中東話題總是會受到熱烈關注:在美國,《暴君》的首播集收視人數達210萬。
雖然收視所向披靡,但也有美國電視評論員批評該劇不夠到位:“帶有暴君性質的阿拉伯人有一些共通特點,然而《暴君》中的‘暴君’,包括男主角的父親,都顯得過于溫文爾雅了。”
敘利亞導演奧薩馬·穆罕默德2001年拍攝了電影《祭品》,講的也是“暴君”,一位家中的父親,最終,兒子們以更加暴力的方式讓父親走向了滅亡。這部電影顯然沒有《暴君》“受歡迎”:它沒有通過敘利亞的審查,穆罕默德本人也受到懲罰,不過獲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提名。
2014年,流亡在法國的穆罕默德,帶著最新導演的《銀之水:敘利亞自畫像》參加戛納電影節,獲得了一種注目獎。
像恐怖片的非虛構電影
先是一幅模糊的圖像:一位裸體少年蹲在墻角,一雙穿著軍靴的腳不斷朝他猛踹,少年痛苦倒地。幾秒后,他被揪起來跪在地上,舔那雙配合歡歌踩著節拍的軍靴。少年先是抵抗,在不斷棍擊之下,他順從了。漸次出現更多血腥畫面:子彈穿透一個壯漢的頭顱;一個被鐵絲網纏得遍體鱗傷的男子躺在血泊里;五個嬰兒的尸體被扔在垃圾堆旁;瘦得一把骨頭的狗和被炮彈打得剩半邊臉的貓在空蕩蕩的路上游走。一大群人舉起手吶喊示威,炮彈終止了他們……
這不是恐怖片。2014年5月16日,敘利亞非虛構電影《銀之水:敘利亞自畫像》入圍第67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