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卡夫卡的門衛,你見過嗎?
門衛的工作也可以做好。如果他懂得權力和權利的關系,守衛權力的同時,也維護公民的權利,他的工作同樣會有人性的善和美。那樣,他不至于被體系異化成工具,也救了自己。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城玥
若門衛在守衛權力的同時,也維護公民的權利,那么他的工作同樣會有人性的善和美。
一般而言,喜愛自己職業的人,他的喜悅,悅人也悅己,散發人性的善??墒且灿欣?。有一類職業可形象地稱之為“門衛”,取其守護權力之門的寓意。職責所在,他們站在權力的前沿,守衛著某種法規或商業利益,有時候,可以予人便利和快樂,另一些時候,反而帶給別人懊惱、悲哀,甚至是侮辱,自己心安理得。悅己而不悅人,職業感成為一種扭曲。有這樣的情形嗎?極端的例子眾所周知:個別城管激情萬丈,卻遭人們譴責。
走近權力之門而受挫的人們,通常歸咎于辦事員態度不好,業務不熟,素質不高。這些情況確實存在。但有一個事實常被忽略:他們未必業務不熟,而是忠誠守護的門后面很是深奧,一直通到謎一樣的某種權力意圖,連自己也不明了。門衛的職業術語是:“這是規定。”他的職責是,知道必須要執行的規定,知道自己受權有限,不能變通。這就有了腔調,并非個人的腔調,是官僚體系聲音的個體化。
門衛值得理解和同情。他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