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善】“清潔城市”的智慧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我?!边^去的2013年,中國互聯網上類似的段子滋長泛濫。泰戈爾的經典之句被借來幽眾人一默,調笑過后,大家不免流露出對“十面霾伏”的悵惘。除了霧霾,垃圾、噪音、光污染等城市發展問題日趨明顯,顯現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我。”過去的2013年,中國互聯網上類似的段子滋長泛濫。泰戈爾的經典之句被借來幽眾人一默,調笑過后,大家不免流露出對“十面霾伏”的悵惘。除了霧霾,垃圾、噪音、光污染等城市發展問題日趨明顯,顯現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
3月初的廣州,極少有純凈的藍色天空??沙掷m發展社區協會(ISC)成員來到廣州,開辦應對氣候的分享會。逾百觀眾的到來讓會場變得熙熙攘攘。大家等待著,似乎想聽到不止是關于垃圾、霧霾圍城的答案……
“ISC”的腳步
分享會的公告中, 一則 “活動現場提供茶水,請自帶水杯”的注意事項,有意無意地提示分享會的主題——環保。也許是分享會氣氛超出預料,主講人Stephanie Rust女士精神顯得尤為飽滿,笑容浮在嘴角。
Rust目前擔任ISC華盛頓特區辦公室首席代表。她在2004年2月初加入ISC,成為駐馬其頓地區首席代表,之后又成為了ISC的歐洲及歐亞地區首席代表。時光荏苒,她在ISC工作已滿十年,這也意味著她在社區發展和環境保護領域的工作時間已逾二十年。
Rust與社會公益工作結緣頗深,大學畢業后便在一個名叫“公共利益小組”的非政府組織工作。當時小組主要負責兩個領域,支持美國各州進行城市清潔衛生及清理兩個有毒廢物處理填埋場。垃圾填埋場長期困擾著附近居民,而美聯邦政府未見任何行動。“當時我們就要搞清楚,為什么我們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以及怎樣來解決問題。”
長期為非營利組織進行培訓和咨詢,Rust積累了發展組織的豐厚經驗。加入ISC之前,她曾在阿塞拜疆一家非營利機構擔任項目代表,這家機構為該國超過250個非政府組織提供培訓、信息和經濟援助。如今的她,一舉一動,干凈利落。
Rust擁有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國際培訓與教育博士學位,西北大學政治科學碩士學位。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其他ISC人的影子:在ISC的工作人員中,大部分人能夠講多種語言,而且持有自己專業領域的高學歷,這些專業涉及污染防治、資源使用效率、社區發展和公共政策??沙掷m發展社區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包括美國和歐洲受人尊重的政府、非營利機構、學術和商業領導人。
授人以漁
中國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指送人現成的魚,不如教給他們捕魚的技巧方法。ISC團隊也有一個共識,“為相應的社會提供科學技術方面的解決方案”,做合格的“智囊團”。
下塔吉爾是俄羅斯的一個城市,在蘇聯解體前幾年前,一直高居蘇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名單榜首。”城市下的雪都不是白色的,而是有彩虹的顏色,有些雪是橙色的,還有棕色、紫色、灰色的。這聽起來很美,其實很可怕。”污濁空氣里氤氳著死亡的氣息,下塔吉爾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成為蘇聯胃癌和肺癌發病率最高的地方。
1993年,ISC受俄羅斯政府的邀請到下塔吉爾市,和當地的環保協會合作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然而,任務的艱巨性超出預想。受蘇聯解體的影響,彼此“疏離”的當地政府和民眾,竟不知該怎樣攜手共渡難關。
憑借以往經驗,ISC很快進入“作戰”狀態,尋找問題的切入點。他們首先聯系了當地的街道領袖和社區領袖,在他們的幫助下展開全面普查,尋找污染源頭。僅50 萬人口的小城里竟有4700個污染源,且“每一天就有141種不同的化學品被排放到空氣和河流中”。另外,ISC成員們還走上下塔吉爾的大街小巷,不斷攔住行人,問“你覺得最重要,最迫切的環境問題是什么”。路人幾乎眾口一詞——微粒粉塵問題。當地有一座面積達300英畝的有毒廢物垃圾場,發達的采礦業源源不斷將礦渣、沙石運到這里。風一吹,揚起灰塵,彌漫在城市上空。在人們的一呼一吸間,灰塵肆意飄進人的眼耳口鼻。據調查,當地96%的孩子都患有疾病,其中超過50%孩子患有呼吸道疾病。
與此同時,因蘇美冷戰的歷史淵源,ISC備受懷疑。“當地政府和人民對于我們這幫美國人都很好奇,他們覺得‘哦,美國人來了’”。這是不友好的信號,卻更加堅定了ISC們的信心,要打出漂亮、成功的第一炮。他們先是幫助當地成立了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清潔家園”,而后共同合作,廣泛動員城市管理者和民眾參與進來:花了一年的時間在300英畝的垃圾填埋場里種植樹草,一年時間里減少空氣中的粉塵1450噸;和當地工程師合作,在鐵礦附近建造高達40米的采集塔,收集逸散到空氣中的鐵礦粉;出資建造醫院,引進新的哮喘病的治療方法。四五年過去,ISC的努力收效明顯,當地孩子的哮喘病發病率減少了75%。
下塔吉爾人也漸漸收起敵視、戒備,以友好相待ISC。一些采礦、冶金的工廠紛紛跑去問他們,“你們能夠為我們做什么”、“我們可以怎樣環保生產”。
尋找“合伙人”
下塔吉爾市項目歷經8年之久。Rust依然記得,項目剛起步,“清潔家園”的主席情緒消極,曾坦言下塔吉爾市的事情只有靠“一兩個強有力的人、說話算話的人才能夠推動”。但是八年后,他欣喜地告訴ISC,現在社區里大家都團結一心,為了目標每個人都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清潔家園”也在開展自己的項目——生態巴士,巴士將一些孩子帶到城市的歷史景點參觀,給他們講述城市歷史,告訴他們城市如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恢復干凈、漂亮。下塔吉爾的經驗經一再復制,最后推廣到1500個社區。
ISC踏足塞爾維亞是在2004年。最開始的兩年,他們只跟當地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社區和非政府組織合作。“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提高當地民眾的環保意識、清潔當地的環境和動員民眾的參與。”而ISC則輔以知識培訓、技術、資金的支持。兩年后時機成熟,ISC鼓勵這12個“非常小”的非政府組織結成覆蓋全國的網絡,開展一次全國性的清潔城市運動。志愿者為這個運動設計了一個有意思的口號。在塞爾維亞語里,“聰明”和“地球”這兩個詞的讀音非常相近,兩個詞組合起來,可意譯為“智慧地球由我開始”。
塞爾維亞共有800萬人口,但全國有超過5000個非法垃圾場。它們無人管理,是隨意丟棄垃圾的地方,更可怕的是這些垃圾場都靠近居民生活區。塞爾維亞有1/3的城市,居民要走上3公里,才能到距離社區最近的合法垃圾場丟棄垃圾。這是非法垃圾場泛濫的原因,也顯示塞爾維亞瀕臨“垃圾圍城”的威脅。清理垃圾,迫在眉睫。
清潔城市運動先在15個社區舉行。每個活動現場可以看到相同的服裝、口號、標題。這引發了當地媒體甚至國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漸漸地,學生社團、政府官員甚至軍隊匯入大隊伍中。人們欣喜看到,當地明星歌手一邊跟大家清理垃圾,一邊唱歌助興。
清潔城市運動的另一部分是“生態車隊”:組建環游全國的自行車隊,隨時停下清潔當地的社區,每到一處他們都會邀約當地媒體采訪,同時也會帶著他們清理的垃圾拍照,在當地媒體和全國媒體進行報道。
“當時是夏天,塞爾維亞人喜歡在茶余飯后討論生態車隊又去了哪里、他們下一站去哪里、他們做了什么。”Rust說。自行車隊的最后一站是塞爾維亞的一個北方城市舉行的音樂節。音樂節一年一次,每年有超過20萬游客聚集在這座奧匈帝國時期的城堡。ISC和“生態車隊”說服主辦方把音樂節變成“綠色音樂節”。音樂節全面實現無紙化,“所有門票都是電子票,不售紙票,舉行很多會議和活動,在音樂節期間推廣環保的理念、教育當地民眾,而且每個社區選了一位投身環保最為積極的志愿者,在音樂節最后這天晚上上臺接受表彰。”
“不像烤蛋糕、造飛機,有現成的說明書可以照搬,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就像養一個小孩一樣。”在ISC眼中,它的每個行動、每個項目都像一次無法預知結果甚至過程的實驗,不過也潛藏驚喜。
ISC加強與廣州NGO合作
2007年ISC正式在中國注冊,先后在廣州、北京、上海設立了地區辦公室,與政府、企業、學術界、公益組織一起,著重應對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環境保護、溫室氣體減排、低碳發展等一系列挑戰。項目涉及綠色供應鏈、城鎮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環保公益組織能力建設等領域。
2006年,ISC主席George Hamilto來到中國,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走訪考察上百家政府、非政府組織和高校??疾旖Y果發現,北京等地有不少發展成熟的NGO,廣東則相對較少,特別是一些獨立組織相對較弱,缺乏足夠的外部資源和經驗。ISC加強與廣州的合作不無這方面的考慮。
應對氣候分享會的現場漸趨高潮。廣州的一些本土NGO發聲,為可持續發展社區建言。創立中心是廣州本土的民間環保團體,工作重點就在于水,例如開發測水工具,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用一些簡單的方法測你身邊河流的水、飲用水,看看這些水有沒有問題。今年他們希望出一個珠江的水質報告,了解珠江的實際污染狀況。
到場的還有Jeff Martin,一位專業的商業和非營利機構的顧問,現在力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任商業顧問。和力柏創始人的偶然相遇,促成了他建立廣州第一家華德福學校,也延續兩人的合作。“在力柏工作時,工廠管理者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怎么樣參與環保事業、我們可以怎樣來支持華德福學校的環境教育事業。”一番討論之后,他們敲定了“天朗可持續EV項目”——開發車用電池,同時向公眾租賃這些電力驅動的環保車,在電池的生命周期結束后,回收電池。
而啟創是一個社工機構,關注幫助社區里的弱勢人群,老人、問題青少年、殘障人士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對象。另外還要關注社區的發展,吸引居民一起參與社區活動、改造社區,為社區的建設提出他們的建議。粗略估算,啟創的服務范圍為0.79平方公里,面向的居民5萬多人。
Rust覺察出,較之George Hamilto在廣東所見,廣州NGO正在變得更加多元,更加成熟。這意味著可持續發展社區的觀念也在這東半球的一隅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