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大限將至”:就等中央方案了
教育部牽頭起草的高考改革方案已在2013年11月完成,但遲遲難以通過,目前又數易其稿。十多個省份已完成地方方案,“等教育部發布后,我們再發布”。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朱亮韜
這樣的“高考誓師”場景并不鮮見,一年一度的高考,跟戰爭一樣緊張。
教育部牽頭起草的高考改革方案已在2013年11月完成,但遲遲難以通過,目前又數易其稿。十多個省份已完成地方方案,“等教育部發布后,我們再發布”。
民間方案提出招生主體由政府變為學校的“顛覆性設想”。教育部2013年的方案提到了自主招生改革,但實施意見較少,可能再作調整。
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再次沒能在既定的時間內出臺。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長袁貴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見,將力爭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臺。7月已過,仍無消息。
這不是教育部在這個問題上第一次“爽約”。2011年之后,教育部每年都表示“年內出臺”,到了今年有點騎虎難下。
2013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公開表示方案已經制定完畢,將在2014年上半年發布。隨后,十多個省份也明確表示,當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制定,將在2014年發布,從2017年開始實施。但前提是,他們要等教育部的總體方案出臺之后才能發布。
南方周末記者獲悉,教育部牽頭起草的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已在2013年11月完成,由于爭議較大,遲遲難以通過,目前又數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見。
根據“三年早知道”原則,想在2017年的高考中如期實現改革,方案應當在2014年9月即高一年級新生入學前發布。這意味著,如果教育部的總體方案到9月之前還不發布,各省的高考改革進度勢必受到影響。
最新的消息是,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討論高考改革方案,但何時通過仍無明確的時間表。
按照教育部的計劃,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出臺后,不會立即全面推開,一些經濟發達、教育改革已有一定基礎的地區都有望列為試點省份。
中央方案數度擱置
這輪高考改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05年。
那年夏天,原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給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寫信,對應試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示擔憂,胡錦濤批示要進行調查研究,隨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場素質教育大調查,其中就涉及高考改革。
2008年,教育部為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行調研,當時列出了20個重大問題需要深度調研,高考的考試招生是其中一個。
在“綱要”獲得通過的2010年,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成立,這是直接向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負責的咨詢機構,委員會下設考試招生改革組。
從2010年底開始,考試招生改革組的專家團隊,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個省進行調研,內容涵蓋16個議題,包括考試科目、備考選考、異地高考、分省還是統一命題等。
調研開始不久,教育部長袁貴仁便在2011年1月3日的《學習時報》撰文,提到了下一步高考的改革思路,文章引起了媒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