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會決定你行不行”“中國式辭官”的邏輯與現實

有意或已經辭職的基層公務員,多以80后年輕人為主。公務員辭職大致有三個原因:一是工作辛苦,如基層民警等;二是待著不得志,領導好惡決定個人升遷,長期下來心情抑郁;三是經濟上不得滿足?!靶」珓諉T辭職大多因為內因,大公務員辭職大多因為外因?!?/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劉雨樺

“讓某個人來決定你行不行,你被誤判的可能性很大;讓社會來決定你行不行,你被誤判的可能性很小。”

“小公務員辭職大多因為內因,大公務員辭職大多因為外因。”

安徽基層公務員朱旭,正在認真考慮辭職的問題。

“我每天要開車到離家23.5公里外的地方上班,6點半以后下班,每月工資到手不過2500,總結起來就是錢少活多人累。”朱旭經常在心里算這筆賬,“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覺得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朱旭是一名80后,剛剛參加工作三年。2011年,在公務員和銀行兩種職業面前,他選擇了前者。三年后,他后悔了。

身為領導秘書的他,每天被各種瑣事纏身。有時光傳達會議通知,他用一個固定電話加上兩個私人手機,最多一天打兩三百個電話。7月,上級要求寫反腐對照檢查材料,朱旭幾個晚上都沒回家,睡在辦公室寫材料。他給自己總結: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

想當初,朱旭加入公務員隊伍的動力,一方面源自社會對政府官員的普遍定位——穩定的工作以及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另一方面,他認為普通企業員工可能有比公務員更高的工資福利、更多的個人自由,但不具有足以支配社會民眾、影響社會走勢的公共權力。

但是如今,中央八項規定對公務員的規范愈發嚴格,不僅以往的一些福利待遇被一筆勾銷,工作強度也與日俱增。“絕大部分公務員都只是普通的工薪族。”當公務員的性價比大打折扣,朱旭發現周圍很多人的積極性下降了。身邊的一些公務員開始考慮另一種選擇——辭職。

“亮麗的光圈,憋屈的活”

總體來看,有意或者已經辭職的基層公務員,多以80后年輕人為主。為了互相鼓勵打氣,他們還建立了各種QQ群。在一個名為“公務員辭職共勉群”里,北京公務員周鶴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公務員辭職大致有三個原因:一是工作辛苦,如基層民警等;二是待著不得志,領導好惡決定個人升遷,長期下來心情抑郁;三是經濟上不得滿足。”

河南公務員何琨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在某地級市市委辦工作,主要負責黨政通訊。進去三個月他就想離開,他原以為公務員“工作不累,待遇不錯”,進來才發現,為了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