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之刃”行動:冤冤相報 平民遭殃
到目前為止,巴以雙方在這場規??涨暗摹胺佬l之刃”行動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這場拉鋸戰當中,未必有贏家。
責任編輯:曹辛 陳斌 助理編輯 劉雨樺
當地時間2014年8月2日,加沙,巴以沖突持續,巴勒斯坦官方表示沖突已經導致1650名加沙民眾死亡。
到目前為止,巴以雙方在這場規??涨暗?ldquo;防衛之刃”行動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這場拉鋸戰當中,未必有贏家。
上門采訪時,穆斯林最重要節日開齋節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周。筆者謹慎地向巴勒斯坦駐華大使艾哈邁德·拉馬丹表示遲來的節日祝賀。“我們沒有慶祝開齋節。”大使回應道。“過去的一個月對我們來說是悲傷的一個月。”
準確地說,采訪拉馬丹大使的當天,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發動“防衛之刃”軍事行動的第28天,這一行動覆蓋了2014年伊斯蘭齋月的絕大部分時間。當天巴勒斯坦駐華使館散提供給南方周末的資料中顯示:截至當地時間8月3日晚上8時,“防衛之刃”總共造成了1803名巴勒斯坦人身亡,其中包括401名兒童;9324名巴勒斯坦人受傷,其中包括2805名兒童。“這尚未包括被埋在廢墟下未被發現的傷亡人員”,拉馬丹告訴南方周末。
而以色列《國土報》在8月2日公布,以方損失為64名軍人及3名平民身亡,423人受傷。這一數據與巴方數據相比反差巨大。
到目前為止,巴以雙方在這場規??涨暗?ldquo;防衛之刃”行動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加沙地帶的居民的傷亡兩倍于以色列在2008-2009年發動的“鑄鉛行動”,十倍于2012年的“防衛之柱”行動。目前全加沙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無家可歸,造成空前的人道主義災難。而以色列方面,即使不計算人員的傷亡代價,在經濟上的損失也十分巨大。“照目前的情況看,如果戰爭在30天左右結束的話,以色列的GDP將損失0.4%,接近40億謝克爾。”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東亞學系終身教授張平在郵件采訪中回復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