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風暴驚襲汽車業

外資車企自三十年前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迄今占據中國三分之二市場份額。最初的股權比例限制政策,讓外資轉而靠控制零配件謀求利益,這些歷史問題在本輪反壟斷風暴中浮出水面。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奧迪、奔馳等外資豪車品牌陷入反壟斷漩渦。 (CFP/圖)

從公布零整比數據到約談,再到啟動調查,國家發改委將新一輪反壟斷目標牢牢鎖定在汽車業。

外資車企自三十年前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迄今占據中國三分之二市場份額。最初的股權比例限制政策,讓外資轉而靠控制零配件謀求利益,這些歷史問題在本輪反壟斷風暴中浮出水面。

經過一連串的暗示和放風之后,在傳統的汽車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之前,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大棒終于密集地落在豪車品牌頭上。

2014年8月6日上午,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在發布會上稱,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始于2011年底,目的是維護汽車行業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目前,上海相關管理部門對克萊斯勒、湖北對奧迪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調查發現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進行處罰。奔馳是否有壟斷行為,仍在調查取證。

兩天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小組突擊調查奔馳上海辦事處,約談多名奔馳高管,該辦事處內多臺電腦也被帶走。發改委約談和調查持續一天時間,在場每一位奔馳員工均被問話。

在中國,反壟斷由三個部門分別負責,工商總局主要針對企業“不公平交易”行為,比如搭售、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發改委主要針對企業“涉及價格的壟斷”,包括橫向壟斷和縱向壟斷;商務部針對的是企業“并購行為”。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發改委發起的汽車業反壟斷調查是動了真格,不是被約談的車企們宣布降價就能了事。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上半年,豪車品牌的中國市場銷量高達80萬輛(相當于2013年全年銷量的80%)。但是,好日子轉眼間陰云密布。

國外汽車業如何反壟斷。 (CFP/圖)

不僅僅是價格問題

盡管豪華汽車三巨頭ABB極力回避,還是有汽車廠商公開了反壟斷調查的事實。

外媒最早引爆了發改委約談汽車廠商的消息。

2014年7月中旬,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稱,發改委對奔馳以及其他外國汽車商展開調查,看配件價格是否被人為提高。

2014年7月22日,奔馳中國公司銷售總裁倪凱(Nicholas Speeks)接受路透社采訪稱,公司日前與國家發改委展開了多次談話,盡管中國物價監管部門表示擔心奔馳在華銷售活動存在壟斷行為,但該公司沒有被調查。

大成律師事務所鄧志松律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約談,面對面的詢問,是行政調查的一種常規方式,也是反壟斷調查方式的一種。鄧志松曾代理過多家企業應對國家發改委、工商總局的反壟斷調查,其中包括奶粉行業縱向壟斷協議案件。

三天后,《華爾街日報》報道,戴姆勒公司和寶馬汽車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均沒有受到發改委有關“違反中國反壟斷法”的調查。奧迪則不予置評。

盡管豪華汽車三巨頭ABB極力回避,還是有汽車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