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錄】德不分“公”“私”
“公德”和“私德”這種劃分方法是很有問題的,這或許會將“道德”變成一個偽命題,將思維導入誤區?!暗隆敝挥幸环N,不分“公”“私”地完整寄存于活生生的生命當中,不可能被劈成兩半。
責任編輯:朱又可
說到李白和杜甫等歷史人物的言行,對其評議,有人認為也有個“公德”和“私德”的問題。這就使問題稍稍復雜了一些。怎樣區別二者并做統一觀,大概在許多歷史人物身上都是個難題。評說一些特別的人與事,不光是中華文化有著“巨大的包容力”,外國也同樣如此。“公德”與“私德”之不兼容,我們還可以舉出一些更顯著的例子,如明末清初的錢謙益,從文字記錄上看也是一個很有才華但操守大有問題的人。錢謙益很了不起,在諸如文學批評、詩歌創作等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貢獻,是一個難以忽略的文化人物。國外的畢加索、海明威等人,都有好多事情可以談,既有足以夸耀之處又有被人詬病之處。特別是雨果,莫洛亞寫的《雨果傳》是多么迷人的一本書,其中就寫了雨果很多“私德”方面的問題,同時也能大處著眼,給予足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