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最需要尊嚴尊重
學術研究本身是一種探索與求真求知的不確定過程,如今卻要未卜先知地確定日后研究中的每一個細節,且不容有任何“僭越”,這樣刻板到“絲絲入扣”的科研管理體制,實在是對學術的無知甚而褻瀆。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2014年7月24日《南方周末》頭版
學術研究本身是一種探索與求真求知的不確定過程,如今卻要未卜先知地確定日后研究中的每一個細節,且不容有任何“僭越”,這樣刻板到“絲絲入扣”的科研管理體制,實在是對學術的無知甚而褻瀆。作為學術研究的主體、且通常被賦予社會良知這一角色期許的學者,是一個最需要理性自覺與尊嚴尊重的群體,現實中卻被像賊一樣地有罪推定,其“管理”的結果又與學者賴以生存發展的方方面面緊密關聯,如此制度設計難免淪為“惡法”。
研究需要探索,探索需要自主,自主需要自由,自由方能展現出學術最精彩的一面。要擺脫我國學術在國際上的弱影響現況,別無捷徑,惟有從真正尊重、切實信任學者開始。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