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歷】我心向世界

已經走訪了全球五大洲180多個國家的眭皓平,回顧自己30多年的歷程,他說,越是知曉世界之大,越是感覺到個人的渺??;越是見到世界各地的惡,越是珍惜自己內心深植的善根;越是向外探索世界的神秘,就會越向自己內心的心靈世界耕耘。

已經走訪了全球五大洲180多個國家的眭澔平,回顧自己30多年的歷程,他說,越是知曉世界之大,越是感覺到個人的渺??;越是見到世界各地的惡,越是珍惜自己內心深植的善根;越是向外探索世界的神秘,就會越向自己內心的心靈世界耕耘。

 

在南極大陸上擁抱小小帝王企鵝

眭澔平 臺灣優秀的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曾獲得1998年度臺灣電視金鐘獎最佳電視新聞采訪獎。眭澔平同時也是臺灣優秀的音樂人、歌手,獲得臺灣1994年度臺灣金曲獎流行音樂最佳新人獎,獲得2000年度臺灣金曲獎非流行音樂最佳專輯獎。在2007年,眭澔平因其自助環游170余國的經歷被臺灣民眾評選為最讓人羨慕的人生。

 

見到眭澔平時,他正在和央視的節目編導討論節目制作的問題。身著黑色長袖襯衫和黑色休閑長褲,映襯著戴在左手的白色腕表顯得十分考究。在和電視編導確認自己頭銜時,他不太愿意使用“旅行家”或者“探險家”的稱呼,“我的旅行不像一般的背包客一樣,不是‘我來過’,我還要去記錄,還要去探索,融入到當地生活中。我不是什么專家,只是個學者。”最終他們確定了“世界文化史學者”。

眭澔平的文化探秘之旅沒有商業贊助,沒有電視臺的支持,“因為那樣缺少自由度,就不是我自己的旅行了”。二十多年間他通過自助旅行,考取了小型飛機駕駛執照、潛水執照和催眠師執照。為了上到漁船到外海進行探訪,他還申請了臺灣地區的漁民證。眭澔平目前真正的身份是“漁民”,他的勞保、健保都掛在金山漁會,每過一段時間要上繳折合成臺幣的漁獲量。他還會吹奏少數民族的樂器,還給報刊畫過插畫,為出版社撰寫著作。在眭澔平眼中,無論音樂、美術或者各種技能只不過是表達的“媒材”,他說旅行中改變環境不如改變心境,讓自己能夠有更多適應能力。“各種執照和各種身份都是定義給別人的,開始并不是想成為旅行家、收藏家、這個家那個家,做了很多了事以后,很自然地去接觸,去學習,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了。”眭澔平說,旅行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一件事情,而是為了他生命中的兩個女人,他開始了旅行。

在很多場合眭澔平都被問到他的旅行與三毛的過世是否有著必然的聯系。“也不見得錯,都是媒體或者朋友詢問才會想到的問題,之前并沒有思考過。久了之后我再回過頭去看,發現我的旅行跟別人這么不一樣,在我們能夠選擇的空間里有這樣大的不同。原來,就有兩位女士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就是我癱瘓的媽媽,一個就是三毛。”

眭澔平的母親生下他后癱瘓在床,因此他從小就總希望把外面的看到所有東西告訴媽媽。“久而久之,在看世界的時候,心理上就不會專注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不會注意自己的愛恨情仇,你就會升華這種為別人去圓夢的感覺—為媽媽看世界。”而至于著名作家三毛, “我們在她過世前一年成為摯交的朋友,一年后她用奇特的方式離開了人世,我們約定完成的旅行和寫作,甚至音樂合作的計劃,也就沒有辦法繼續下去。所以我說把她想走沒走完的地方走下去。”

唯一的外邦人體驗了耶穌受難

至今令眭澔平最震撼的畫面還是十年前他被釘在十字架上體驗耶穌受難的經歷。在菲律賓的邦邦牙省圣彼德鎮的古毒村,延續了數百年的真人釘十字架儀式從未有過外地人參加。為了體驗像圣經里的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眭澔平成為截至當時第一個自愿被釘上十字架體驗的外邦人。

在菲律賓的古毒村體驗當地人的釘十字架儀式

“菲律賓的釘十字架我等了快十年吧,中間有機會去了一趟,直到2004年才得以實現。”像眭澔平這樣做文化記錄的專家,不僅僅是在考察和研究,還要想辦法讓自己能夠與記錄的人文環境成為一個整體。“我不是走馬看花,或者旅行考察,那樣的話還不簡單?我為了要記錄、拍攝,自己還要融入進去,至少每一個環節多出100倍的難度——要準備機器、器材,找各種不同的角度,還有要說服當地人怎樣配合你的記錄,我沒有攝影師,還要請當地人幫我拍攝。”

當鋼釘從手掌心釘到十字架的時候,他才真正地體會到,十字架每動一下對他都是一種撕心裂肺的考驗,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艱難百倍。他不得不給自己催眠,然而至今他都不愿再去回味那十幾分鐘。“真的是不銹鋼條磨成的一個釘子,真的就是穿過手掌。最震撼的是過程,對于心理成長是很可貴的。我看到當地每一個人被釘過手傷口都很小,如果告訴你跟打針一樣痛,你敢嗎?有的時候還是會怕,他們不是中醫還會抓穴道,(他們)都是木匠。要讓我們來釘,手還會發抖……”

眭澔平被釘在十字架之后,十字架被立起了足足20分鐘,被風吹過每一個小小的搖擺都是一次劇烈疼痛的折磨,但是眭澔平卻說自己在圍觀者的喧囂和刻骨的疼痛中體驗到了一種奇幻般的寧靜,甚至,他當時開始高聲唱起了圣歌,他鎮定的表現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喝彩。“這一刻我忽然發現,原來旅行就是在上課,它給我上的這一課是:人們內心的恐懼,才是我們這一生最大的敵人,而并不是那些外在打擊我們,傷害我們的人、事、物。因此在那一刻,其實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終于戰勝了自己的恐懼。”

感受未知的神秘力量

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除了那些與世隔絕的部落文明令眭澔平心馳神往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也會時時刻刻牽動著他的心,比如去英國的威爾特郡看麥田怪圈和白馬圖案。

麥田怪圈不太適合在地上看,最好是從600米到1000米的空中鳥瞰,這樣才能夠看清楚它的整體造型。所以,眭澔平決定駕著飛機從空中仔細觀察。那片美不勝收的奇景,讓他直呼“太不可思議了”,而當眭澔平走到麥田怪圈里,他發現那些麥子其實并沒有死,它們只是朝著順時針的方向倒了下去。“你很難想象那些麥子怎么可能倒下去之后還能繼續水平生長。它們就好像我們喝飲料用的吸管那樣,是從根部彎折的。” 眭澔平并不認為這些麥圈是人為造假的,他在麥田里忙碌著,攝像、照相、記筆記、搜集標本,還不停地向同行的科考人員提問。他甚至迷上了英國同行研究人員手中的探測工具—那個東西會不斷地轉動,而且轉動的時候你還可以向它提任何問題。

那是歐洲傳統的一種金屬探測器——占卜杖,它可以測出磁場,過去被用來尋找礦藏或水源的位置,其工作原理像麥田怪圈的成因一樣尚不可知。當時,眭澔平還用這種古老而簡單的儀器找回了自己丟失的相機。“我的注意力似乎已經從麥田怪圈轉移到了占卜杖上面,當然,熱衷收藏的我,也絕不會讓自己和占卜杖失之交臂。在英國我收獲了難得的一課,就是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眭澔平至今仍難掩興奮之情。

 

英格蘭巨石陣

擇期不如撞期

旅行就是離別,然后再發現,其魅力是偶遇給你帶來快感。上天同樣給眭澔平安排了一次珍貴的偶遇。那是他在亞馬遜流域,準備駕船要去看黑水跟黃水匯合的奇景。他發現有很多的船都向同一個方向駛去,他馬上決定不走原來安排的路線。在當地部落群里,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他通過觀察和識別發現,這是他曾經尋找的Tikuna族— 亞馬遜最大的一個原住民族群,他即將去到的是這個部族最后一次少女成人禮的祭奠活動。那還是三年前他在巴西的亞馬遜州首府瑪瑙斯的國家博物館里,看到被告知已經消失了的,如同化石一樣留存下來的少女成人禮儀式的各種記錄。“少女怎么蒙著眼睛,關在一個屋子里面,怎樣配合各種形式幫她慶祝的成人禮。你說這還需要安排行程嗎?就算已經訂好的飛機錯過都可以廢掉了,那些制式化的行程都可以不要——這就是順位——Priority”。

關于“順位”,在眭澔平的神奇之旅中,對于外星人的研究他用四個字來形容—無心插柳。在他的旅行中碰到許多古文明遺產和未解之謎,為了秉承他一貫的研究精神,見到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時反倒不會只針對一個局部而鉆了牛角尖,他會通過走訪那么多不同文明的歷史遺跡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世界。

眭澔平用“居延漢簡”的成語舉例,中華文明自古用長城劃開了兩個地域的文化差別——游牧與農耕。他認為這樣的劃分,反而倒把我們的文化劃進了一個小范圍。“我們的很多思考也把我們限制到了自掃門前雪的小州區,小省份,而不是一個大的宇宙宏觀的角度。但我發現很多古文明他們是通過整個宇宙,在看我們這個地球。”

在埃及金字塔前騎駱駝

在非洲與貝納族共處

采訪結束后,總能回憶起他俊朗的面龐,半百的年齡和上百次的探險旅行經歷并沒有在他的臉上留下痕跡。幾十萬里路的旅行經歷讓在交流過程中傳遞給聽者的純粹和樸實一下子產生安全感,放下所有防備被他的講述所吸引,跟著他所說的內容不停地去想象,去思考。甚至有種被他催眠的錯覺,準備好的問題一下子全部打亂。

眭澔平最大的愿望是他五千多個小時的影像資料、數萬張旅行照片、四萬余件收藏、超過五十萬字的文字作品能夠通過合理的渠道作為文化資產有效地保存和廣泛地傳播。就像他的旅行一樣,這些國際文化史記錄與古文明的實地探險研究能夠很自然地讓更多人關注,順位、自然,水到渠成地實現它應有的價值。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