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小我宏業 大我弘道

世界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或成就了宏大的事業,或用財富以利世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是觀念的分享者、價值的傳遞者,是弘道者。2013文化原創榜暨年度精英頒獎典禮上,他們分享觀念、傳遞價值。他們是傳道者,也是弘道人。向年度精英·弘道者·致敬 并傾聽他們的聲音。

世界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或成就了宏大的事業,或用財富以利世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是觀念的分享者、價值的傳遞者,是弘道者。2013文化原創榜暨年度精英頒獎典禮上,他們分享觀念、傳遞價值。他們是傳道者,也是弘道人。向年度精英·弘道者·致敬 并傾聽他們的聲音。

 

浩瀚宇宙,璀璨星空,瑰麗人生。天津西郊,環亞國際馬球會酒店,富國高銀2013文化原創榜暨年度精英頒獎典禮頭一天,以宇宙星空為背景的顯示屏不斷切換著畫面,彩排緊張進行著,因為彩排沒有達到要求,血氣方剛的年輕導演厲聲呵斥著兩位工作人員:“兩位在干嘛呢,趕快上來走臺”。二樓的頒獎大廳,早已是實戰狀態,每個環節都在做精細的推敲和打磨。

馬年說馬

舞臺燈光反復滾動著,黃綠色的基調給人生命的萌動和春的信息。晚上最后的彩排,收藏家馬未都提前來到現場,反復咀嚼著他那幾句臺詞。“馬年說馬,離不開這個馬字”,馬未都將自己的姓與這場活動、這個場地聯系在一起。不愧是經常上鏡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透出一股鏡頭面前絕不"馬失前蹄"的認真勁兒,一遍一遍地測試著自己的鏡頭感。

果然,第二天的頒獎典禮,馬未都就著一個馬字侃侃而談,從商周講到明清,中國的馬史被他濃縮成幾分鐘。

大廳不遠的馬球賽場,早已鋪好人造雪,這里是2014富國高銀雪地馬球世界杯賽現場,頒獎前,法國與南非的馬球比賽在這里拉開陣勢,8匹馬整齊列成一隊,和儀仗隊一起進入賽場。高亢激昂的《馬賽曲》和南非國歌《上帝保佑非洲,南非的吶喊》,拉開了兩國選手對決的序幕。馬球觀賞臺上,三位主持人配合默契,時而中文,時而英語,讓這個賽場中西合璧,馬未都、陳丹青、徐友漁、丁當、李居明等精英名流,紛紛為精彩的比賽鼓掌。

“我不愛運動,但我喜歡觀看各種比賽。”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看著漸進高潮的比賽,感慨自己運動太少,最近他查出了糖尿病,將他逼成了運動愛好者。馬未都則扶欄遠望,連贊運動員的球技精湛,馬匹高大。著名畫家陳丹青雖然沒有說出什么門道,只在一旁連聲喝彩:“好看,好看”。

活動開始,造型奇幻的影子舞將人們的思緒帶入馬球賽場,一對帥男靚女,從綠野草地來到繁華都市,背景不斷變幻,舞者以肢體語言,詮釋著戀人從城市到賽場“愛的軌跡”。這一天,也是富國高銀馬球之都的開城儀式。

頒獎現場的第三匹馬,是香港主持人、“新香江四少”之一的馬家輝。這位生于香港、長于灣仔的帥哥雖已年過五旬,俊朗的相貌讓人絲毫看不出他的實際年齡。“這人看上去不大,頂多三十多歲吧。”臺下相鄰而

坐的兩位女生竊竊私語。當馬家輝戲言要把自己女兒嫁給某位嘉賓時,兩位女生不禁“嘖嘖”連連。操著一口夾生的普通話,馬家輝自我感覺不壞,“我的普通話可能比古天樂好一點點。”對于馬家輝來說,其實普通話說得好不好并不重要,被邀請參加活動,“重要的是我姓馬”。

在一旁搭檔的女主持人李蕾原是陜西電視臺的主持人,曾幾何時,李蕾感慨過女主持人命運多舛,"女主持人都是花瓶",一句飽含辛酸的話讓這個“電視精靈”成為主持人中的異類,因為對文學的迷戀,她在現實的不安中掙扎著,幾次離開陜西,又幾次返回,她始終那樣心安理得。

一個是標準的北方女子口中說出的標準普通話,一個是港味濃郁的男主持人演繹的港版普通話,一南一北,交相輝映,讓舞臺充滿南北文化交融和碰撞的氣氛。

“今年年度精英頒獎典禮是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推動,南方周末報系主辦,旗下所屬的《精英》雜志承辦的年度盛典。這一盛典的宗旨在于,給中國精英階層提供一個公共的意見平臺,讓他們面向廣大的受眾發表自己對中國社會發展、對中國文化未來的各種真知灼見。”雖是照本宣科 ,李蕾嫻熟地將這幾句話念出,臺下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活動的關鍵詞:精英—這是衡量華人一年一度成就的盛會。

歷屆精英頒獎典禮上,社會名流紛紛露臉,吳敬璉、馮侖、郭廣昌、宗慶后、施永青、劉永好、白巖松、鄭淵潔、姬十三、梁朝偉、姜昆……精英自有大擔當,他們做產業,做傳媒,做學問,搞藝術,是各自行業的翹楚。本屆精英頒獎典禮,王巍、秦暉、趙闖、丁當、李居明走上前臺,摘走2013年度精英大獎。

尋常人獲非常獎

“我們的年度致敬典禮,是要向這樣的精英弘道者致敬,并傾聽他們的聲音。”VCR上,播放著年度精英的宣傳詞,弘道· 宏業,正是對他們的定位。有道有業,才值得社會尊敬和世人敬佩,2013年度精英獎,將在公益、學術、科學、商業、文化等五個領域,分別頒給五位精英弘道者。

在公益事業中,最快樂的莫過于幫助了別人,馬家輝說到美國的一句名言:Help others,help yourself,幫助了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中國的道家文化里,公與私也不是涇渭分明,公也是私,私也是公。說到公益,主持人李蕾感嘆,公益是既古老又新鮮的事,自己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做不了公益,馬家輝忙在一幫打趣,“你是上半身是魔鬼,還是下半身是魔鬼?”

在臺下一陣哄笑聲中,主持人請出了著名導演高群書,他以《命案十三宗》成名,因《征服》而火爆,算是電影電視兩棲導演,“古龍派”的風格,讓他的作品充滿了俠義與柔情。

在高群書眼里,公益是一種自然狀態,不應該是一種炫耀,最重要的是要去做,而且要量力而行。他揭曉的,是本屆精英公益獎獲得者王巍,這位中國金融博物館的創辦人,誓言要做金融掃盲人。王巍上臺的腳步大步穩健,他的長相頗似著名演員劉威。不過真正的演藝界的明星們還在后頭。

沒有馬上看到明星臉的出現,觀眾卻看到了舞臺上的一個小小的失誤,手捧獎杯的禮儀小姐誤將獎杯直接遞給了王巍。王巍的頒獎人、南方周末報系總裁黃燦被晾在一邊,當黃燦重新從利益小姐手中結果獎杯交給王維,二人又才合影留戀。

手捧獎杯,王巍開始為自己金融家的身份“開脫”。 “長期做金融的,拿公益獎很榮幸也很尷尬。中國金融家被認為是貪婪,霸道,甚至為富不仁。金融在中國的確這樣,特別在壟斷金融下,當金融封閉,不透明的情況下,金融是有些霸道。”王巍要改變金融家在世人眼中的成見。

“金融帶給你社會安全感,它給你工作,你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創造幸福感,也能透支未來消費。比如年輕人談戀愛,沒錢買房就沒有機會,這時你可以貸款買房。”王巍想做的,就是將政府的管制金融變成老百姓能夠接受的權利。

當王巍拿走公益獎的時候,他的金融博物館開始被臺下嘉賓議論紛紛,這就是金融和公益的結合,難怪公益獎會頒給他。

2010年,王巍在天津建了中國第一家民間性質的金融博物館。他做金融博物館,開始只是抱著好玩的心理,沒想到越做越大,兩年后,他在北京建起了國際金融博物館。博物館的公益屬性,讓王巍順理成章地拿到大獎。他要用公益的方式向社會表白:金融是我們的朋友,不是我們的敵人。

這一長段的贊譽聲中,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秦暉從座位上站立,邁著自信和瀟灑的步伐走上領獎,他是今天的雙料獲獎嘉賓,學術精英獎被他奪得?;顒酉掳雸龅脑瓌擃C獎儀式上,他還以一部《共同的底線》,捧得了年度原創非虛構類圖書獎。

熟悉秦暉的人都知道,講壇是他的最愛,只要一拿到話筒,他能一講幾個小時不休息,深厚的學術素養,讓聽他演講的人如醉如癡,毫無疲勞之感。

這一次,秦暉依然將頒獎臺當做了他的講堂,他說自己不過是“有尋常心,做尋常人,說正常話,獲得了非常之獎”。李蕾問他:“你覺得為您頒發的這個獎不正常嗎?”他幽默地說:“我覺得這個社會不正常的太多了,所以我獲得了這樣的獎勵。”臺下掌聲雷動。

畫家、詩人和香港文化推手

科學精英獎得主,是跨界英雄、科學藝術家趙闖。趙闖的名字,與恐龍聯系在一起。他身上的科學精神和文藝氣質,引起了媒體關注。在媒體的描述中,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總是手拿畫筆,在荒無人煙的化石挖掘現場,仔細端詳著1億年前的恐龍化石,要把史前最大的物種還原在作品中。

趙闖7歲開始自學畫恐龍,21歲時,他的作品就登上英國《自然》雜志封面。為了解恐龍生活環境和外形體格特征,趙闖與包括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芝加哥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自然博物館等研究機構的數十位著名科學家長期合作,參與他們的古生物研究項目,為古生物化石提供科學復原支持,成為公認的世界上最優秀的恐龍畫家。

商業精英獲獎人是丁當,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也是著名詩人。丁當原名丁新民,長期的文學創作給他的保險生涯注入了幾分儒雅,儒商的稱呼,或許更合適這位商界才子。他的一對濃黑的眉毛短促而有力,眼神總是帶著灼人的神韻。給他頒獎的,是學者徐友漁。

丁當1993年加入平安,從宣傳干起,至今已有20年了,他的個人經歷非常豐富,曾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詩歌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詩作被收入《后朦朧詩全集》和《他們十年詩選》。“咽不下饅頭就夾上半包味精,半夜還撅著屁股給老婆寫信”,這就是詩人丁當當年的真實心境。

和馬未都一樣,李居明也是提前一天趕到參加彩排。這位一身禮裝的香港人,看上去比他在街頭擺放的算命書上的照片多了一些白發,更顯出幾分蒼老。他個子不高,走路總是仰著頭,臉上略帶笑容,那份自信,一點不遜于北方的高個子們。

李居明獲得的精英獎項是文化大獎,他的新書,每到歲末年尾都會洛陽紙貴,更為重要的是,他因為再文化領域的特殊貢獻,被稱為香港文化的重要推手。給李居明頒獎的,是馬未都,兩人已經在頭一天的彩排找到了感覺,頒獎現場上,嫻熟的動作和爛熟于心的語言,讓這兩位文化名人在臺上熠熠生輝,顯得格外精神。

李居明好易的人,他對傳統的堅守和發揚到了癡迷甚至固執的程度。李居明愛戲,他創作了11部戲曲作品,成為粵劇的當紅劇目,一部《蝶海情僧》,改變了粵劇近20多年來沒有彩排大型劇目的現狀?!兜G樯愤€被改編成京劇、越劇在全國演出,成為跨劇種的新劇。

這部戲打動了梅葆玖和葉少蘭兩位京劇大師,加盟李居明的,還有越劇著名尹派小生趙志剛。為了壯大聲勢,順帶推介自己這部新劇,李居明把葉少蘭請到頒獎現場,演唱了京劇《蝶海情僧》的片段《無欲則剛》。

明星臉

年度精英獎頒獎結束,很快是文化原創榜頒獎典禮。不少觀禮嘉賓帶著愛人孩子來,等著即將出場的一張張明星臉。

在本屆原創大獎音樂獎公布后,宋冬野的《安和橋北》折桂,汪峰的《生來彷徨》遺憾落榜,他再一次失去了可以“上頭條”的機會。大眼趙薇,媳婦海清和束著哪吒發髻的吉克雋逸的露臉,讓下半場的文化原創頒獎現場發出一陣陣騷動。在藝術獎頒獎現場,陳丹青稱贊獲獎人喻紅,“在最早的時候我就發現她內心非常騷動,年輕的時候騷動很容易,但是她歲數大了還騷動。”兩人都是中央美院畢業,陳丹青還是喻紅和劉小東的證婚人。

陳丹青還出現在趙薇的頒獎現場。大眼趙薇一身黑裝,她感嘆自己胖了,要重新演戲找回狀態。此次因導演《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文化原創榜電影大獎,接過獎杯后,她為裙子太短不得不側身落座,并將獎杯放在座位前稍事遮擋。

陳丹青開始與趙薇對話,打趣說“我好喜歡你”,趙薇立即回應“我愛你。”開獎人馬家輝準備閃身,“我就不做你們的燈泡了。”趙薇笑著搖搖頭,“沒關系,我們可以電話慢慢聊”。再談到創作時,趙薇表示近期不會再拍青春劇。

和喜歡嬉戲、大大咧咧的趙薇相比,海清在臺上顯得更內斂一些,她是頒獎人,《老有所依》導演趙寶剛從她手中接過了文化原創榜電視大獎。南方周末總編王巍是電視大獎的開獎人,他稱贊海清是好媳婦、女漢子。當主持人馬家輝讓三人在臺上坐下對話,看著沒有靠背的方凳,海清表情驚愕,“還要在這里坐下!”對話中,海清像個小學生一問一答,“我只負責演,沒想那么多。”

本屆原創時尚獎,被著名藝術家陳天灼和設計師上官以“天上”系列男裝奪得,他們的靈感源于西藏傳統服飾及宗教工藝美術。頒獎現場,只有陳天灼站在頒獎臺上,和穿著時髦性感的露臍時裝的開獎嘉賓吉克雋逸相比,陳天灼顯得清瘦文靜。對話中,這位當紅女歌星清唱一段《月到天心處》,將觀眾的注意力輕易轉移到自己身上。下臺后的吉克雋逸,只留不到一分鐘給人照相,迅速從頒獎臺后臺“溜走”。

 

2013年度華人精英頒獎禮授獎辭

王巍

公益 近幾年來,中國的公益組織如雨后春筍,在中國的大地上四處開花、綻放,但相對于這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各種公共服務尚很不健全的國家而言,公益產品,一直是稀缺的,而且是單一的。如果要把公益當成是一種產品的話,那么在中國,更多的公益指向的是身體性的,專注于救助式的。人們往往忽略了人在身體性的需求之外,還有一個頭腦。而頭腦的智慧需求往往是更重要的,更根本的。

[授獎辭]在一個時代,有一些人負責生產思想的產品,有一些人負責傳播思想的產品;思想的產品需要流通,需要抵達人類的頭腦,離不開傳播者搭建的舞臺,離不開傳播者的推動。他曾經是金融先鋒,是不少金融機構的創建者、改造者、運作者,但近年來,他在中國推動金融博物館的誕生,普及金融知識,更重要的是,他積極開展金融博物館讀書會,讓這個時代各個行業的一些杰出的頭腦在這里互相激蕩,讓他們在這個平臺上得以展示,并惠及其他更多的一些頭腦。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之為思想的公益。而這位思想的公益家,他就是—萬盟并購集團董事長、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先生。

 

秦暉

學術 有人說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再需要思想,只要提供技術、只要生產娛樂就足夠了;有人說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再誕生大師,因為一切都被技術裹挾,一切都被娛樂占據;有人說在我們這個時代,不會再有像陳寅恪那樣能穿越于經史之間,像胡適那樣能實證于中國社會,像晏陽初、費孝通那樣能植根于中國民間的學者出現,因為很少有幾個人會去坐十年冷板凳,沒有幾個人能有那么聰慧的大腦。不過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這位,算是我們這個時代少有的例證。

[授獎辭]他學貫中西,游走于史學與經濟學之間;他博古通今,遍覽各種思想的華彩。有人說他是研究家,因為他學問確實夠大;有人說他是思想家,因為他思想確實夠深。換句話說,我們可以稱他為當代罕見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因為他博聞強識,凡他進入的領域,無不展現出他深湛的學養,寬闊的氣度;我們也可說他是當代罕見的熔爐式的思想者,因為他通達通透,平衡左右,因為他的思想體系圓融,包羅萬象。在這個眾聲喧嘩的年代,他不負責提供異端的思想,但他絕對負責提供直接面對真問題的真見識。他就是—著名學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秦暉先生。

 

趙闖

科學 常常聽人說,我們現在是一個大時代:高大的樓宇連成一片,經濟快速增長,總是創造各種奇跡。同時,我們渴望一切都大,有大房子、大轎車,我們渴望有大野心,有大的收入并且有遠大前程。但是常常又聽人說,我們現在是一個小時代:在職場上,是小螺絲釘,小 絲;在消費上,是小打小算;在被窩里,我們常常會有點小夢想;在電腦前,我們又會有點小善心。我們在大與小之間來回奔跑,我們希望搞清楚天地有多大,人類有多小。我們現在要介紹的這位,想必跟大家一樣,也是有這般出身。

[授獎辭]在地球的歷程里,有一些大個子,曾俯仰眾生,雄霸大地,它們也活得夠長,1億6千萬年。它們長期占據食物鏈的頂端,是這個星球上的君主。有一位藝術家,他心中有圖,頭腦中有想象力,而且手中又有筆,他畫出了一幅幅恐龍的模樣,精確而細膩,一次次重現了原始的大個子的輝煌。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恐龍畫家之一,21歲時,他的作品就登上過英國《自然》雜志的封面。一個對生命有敬意,心中有格局、筆下有情懷的人一定也會是個大人物,他就是—國際知名科學藝術家、PNSO啄木鳥科學小組美術總監趙闖先生。

 

丁當

 

商業 在古今中外,還很少有一個時間的段落,像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來一樣,每天都在高速發展,每天當你醒來,推開窗戶,都會看到一個新天新地,乃至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這是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在快速奔跑,以使自己的腳步趕得上時代的步伐,趕得上時代的主題。三十多年,如果我們要把這些時間又分成不同的主題的話,那么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主題是詩歌的激情,九十年代的主題是思想的寧靜,而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它的主題則是經濟的振興,金融的邏輯。

[授獎辭]在中國當代,如果一個人能趕得上一個時代的大主題的話,那么他肯定會成功;如果他趕上了兩個時代的大主題,那么他必會有大成就和大功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是執信的詩人,文藝的杰出代表;而在此后的十幾年里,他又是執著的金融家,企業的駕馭者。時間在他的身上留下巨大的痕跡,他也給時間按上自己厚重的指紋。他左手詩歌,右手金融,二者在他這里表現出強大的人生張力。他迎接并回答了兩個時代的大主題,并把這二者融合在自己的血液里。他就是—中國平安人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著名詩人丁當先生。

 

李居明

文化 毋庸諱言,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包容性文化,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吸納性的文化。它可以包容諸子百家,也可以吸納民主科學。無論是在古典情境,還是現代社會,我們因為一些理念、一些觀念而得以安身立命,因為一些文化傳承,而得以成就內心的美好。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他在近年以保護粵劇從而能圓滿自己的功業,使古老的藝術品種在香港得以光大,使粵劇這一瑰寶在城市的鋼鐵水泥建筑里,能夠找得到自己的肥沃土壤。

[授獎辭]在香港,他擁有眾多擁躉;在華人世界,每到歲末年終,他的新書便風云上市,洛陽紙貴。人們希望從他的話里,尋求個人的幸福,體貼心靈的脈搏。更重要的是,作為香港文化的重要推手,他投入上億資金,打造盛世天戲劇團,長租續約新光大劇場,重振粵劇光華,也讓一代代的香港人,重拾昔日的記憶。因為他為民族存記憶,因而他也會在文化里留痕跡。他就是—香港盛世天戲劇團主席李居明先生。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