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酒文化”變形記
中國官場的“酒文化”,正在遭遇一場最激烈的變革。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中國高檔白酒業遭遇“史上最強”打擊,包括茅臺、五糧液在內的常見高檔酒,已經不再是公務消費的主力軍。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劉雨樺
離開了公務消費,許多地方的高檔餐飲業經營難以為繼。圖為2014年2月22日,合肥一家高檔酒店倒閉后,收銀臺上遺留著茅臺和五糧液的空瓶。
“茅臺和五糧液現在主要對準個人高端消費和集團公司,政府不敢再高檔釆購了。”
當高檔白酒退出公務消費后,地方性白酒成了官員們日常往來的選擇。
“多數大領導已經不抽煙,開始注意保養。”
“這東西太敏感”
中秋將近,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最新通報顯示,2014年8月4日至10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154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其中只有4件涉及公務人員在工作日期間接受公款宴請并喝酒。
中國官場的“酒文化”,正在遭遇一場最激烈的變革。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中國高檔白酒業遭遇“史上最強”打擊,包括茅臺、五糧液在內的常見高檔酒,已經不再是公務消費的主力軍。
一位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今年整個政府采購“減少得很厲害”。據《時代周報》最近報道披露,茅臺損失了大量政府采購訂單,其中包括貴州省各級政府等茅臺忠實的客戶。
更富戲劇性的變化在于,原本在公務消費領域大行其道的高檔酒類,如今在官場已經成了敏感詞。“茅臺五糧液是沒人敢喝了,這個東西太敏感,人家一聽就奢侈。”東部某發達經濟省份的處級干部張強(化名)說。
“高檔酒喝不了,不能報銷?,F在接待客人一頓飯人均不超過50塊,菜錢都不夠。”華南某省一位處級女主任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上次我們去省里找一個跟我們關系很好的部門,因為沒有酒喝,領導從家里拿了兩瓶收藏10年的五糧液給我們喝。”
一位經常報道軍隊新聞的記者也表示:“軍隊全面頒布禁酒令之后,我到軍隊采訪時再也沒喝過茅臺。”
“一喝茅臺就麻煩了?,F在出去吃飯報賬不能超過500,基本上就是在食堂請客人吃飯。”北京一家軍隊科研機構的研究員鄭利民(化名)說,“出去吃飯我們都是自帶酒水,比如一兩百塊錢的二鍋頭,也算是地方性名酒,這也不奢侈。”
不僅官場難尋覓高檔酒的蹤跡,“餐飲行業使用的高檔酒明顯大幅下降”。廣東一家高檔酒代理商透露,“當地有個五糧液專賣店,現在都搞‘買一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