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傍高鐵:“死城”隱憂

“按特色、按自己的潛力來做高鐵新區的規劃,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國內在這方面做得非常不夠,像這樣做下去,我覺得很多高鐵新城、高鐵新區就會變成死城?!?/blockquote>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高鐵穿城而過,帶來人流和經濟增長,這是否只是地方政府的一廂情愿? (東方IC/圖)

“只要稍微大一點的高鐵站都建高鐵新城。”在全國“四縱四橫”主要高鐵網上,目前已有36座高鐵新城正在規劃或建設。其中,密度最大的屬京滬線和哈大線。

在不少地方的規劃中,速度成了決勝的關鍵:“一年成名、三年成型、五年成城”、“一年成勢、三年成型、八年成城”。

“按特色、按自己的潛力來做高鐵新區的規劃,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國內在這方面做得非常不夠,像這樣做下去,我覺得很多高鐵新城、高鐵新區就會變成死城。”

遍地開花

一哄而上的高鐵新城(或新區,以下統稱為新城)建設正面臨著復雜的困局。

2014年7月29日上午,面積約48平方公里的宿州馬鞍山現代產業園區顯得格外安靜,道路寬闊,車輛稀少。當地官方宣稱該園區已引進一百多個項目,然而除了物流園等少數項目正在正常施工之外,其他項目都只有寥寥數人在作業,有的停工了,有的只砌著圍墻,圍墻內有的長滿蒿草,有的則種著黃豆等莊稼。

京滬高鐵線貫穿這座皖北新城。4年前,高鐵鋪軌到達宿州東站時,宿州市的領導干部還趕來慰問建設人員,當地媒體報道稱,這個站點的建設,標志著在皖北地區,宿州成為率先進入高鐵時代的城市之一,對宿州打造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具有深遠意義。

依托宿州東站,宿州開始書寫這座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的“東部門戶”,2011年5月14日,比京滬高鐵通車還早半個月,這座產業園區正式掛牌。

高鐵站,成了這座新城最大的籌碼。雖然正式名稱是宿州馬鞍山現代產業園區,但在當地官員遞過來的名片上,印的卻是“宿馬高鐵新區”。

王家林是宿馬高鐵新區管委會投資促進部副部長。他稱目前有四十多個在建項目。“受大環境影響,今年開發速度比較慢。”

宿馬高鐵新區僅是中國總營業里程達11028公里的高鐵線上數十個高鐵新城的縮影。傍高鐵、建新城,成了各地城市拓展的一個標配,幾乎遍地開花。

“只要稍微大一點的高鐵站都建高鐵新城。”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段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但談及具體數量,段進稱尚未有統計數據。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在全國“四縱四橫”主要高鐵網上,目前已有36座高鐵新城正在規劃或建設。其中,密度最大的屬京滬線和哈大線(哈爾濱至大連)。京滬線上,24個站點共有15座高鐵新城;哈大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