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20140814)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你提創意,我來執行
上大學后,感覺身邊讀《南方周末》的少了。而我讀高中時,《南方周末》是學校最流行的讀物,師生之間也常常討論。南方周末能不能為我們“南瓜飯”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讓我認識更多同道中人。
江蘇?呂天麟?南京大學大二
編者回應:
感謝呂天麟同學如此心憂南周!其實,很多南周讀者“潛伏”在你身邊,南大就有不少老師同學來稿,可惜我們不宜搞一個南大專版。天麟提到南周是您讀高中時最流行的讀物,這讓我們想起單單揚州中學就有十多位中學生來稿,搞個揚州中學來信專版也綽綽有余呢。九月開學季將至,一大批曾經的中學生讀者將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天麟給了我們一個好創意,向高校讀者征集一批文章作為大學新生的“入學指南”。讀者提創意,南周來執行,期待您的參與!
愿你安好
回應“ICU病人周龍英之死”
2014年8月7日《南方周末》調查
2013年給父親陪床時,同病房一病友腿上長瘤,他媳婦陪床。兩人在老家種地,都大嗓門。第一天去食堂打飯花14元,兩人不斷說太貴啦太坑人。以后二十多天,兩人頓頓泡面加硬火燒,吃的時候他床邊的布簾總是拉開的……
看每天的費用清單,她才知道住院啥啥都收費。于是測體溫他拒絕,說俺壯得跟頭牛一樣;術前鎮定藥他不要,說躺下就打呼嚕。術后他被推回來,她進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