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公共生活中的饕餮之罪
在道德和宗教意義上反對饕餮,比起純粹在法律和法規上保護珍稀動物,要更能體現人類對飲食惡習的厭棄。這些飲食惡習之所以為“惡”,不僅僅是因為傷害身體,而且是因為它損害個人靈性和損害公共群體的道德。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郭嘉越
2014年7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譚力,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與其他腐敗“老虎”相比,相關報道特別提到了譚力在“吃”上頭的窮奢極欲。比如,2007年,四川綿陽市某縣委書記為了討好時任市委書記的譚力,在一個國家森林保護區蓋了棟別墅送給他。那時,該縣委書記宴請譚力時,桌上擺上了蘇門羚、扭角羚等珍稀保護動物。譚力笑著對該縣委書記說:“這是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縣委書記說:“從山上滾下來摔死的,不吃可惜了。”譚力哈哈大笑,說:“我一來,你們這兒的野生動物就集體跳崖???”不久后,該縣委書記被提拔為綿陽市副市長,后因貪污被判刑。
縣委書記把蘇門羚、扭角羚擺上飯桌,一定是摸透了譚力的特別飲食嗜好,這才下足功夫,投其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