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鄧小平“8·18講話”寫“奉命文章”
鄧講的封建主義,并不是現在學術界講的分封建國,而是講政治權力與領導體制層面的事,講一言堂與一把手專制多年里成風氣,講沒有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會導致一系列嚴重后果。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郭紓妤
鄧講的封建主義,并不是現在學術界講的分封建國,而是講政治權力與領導體制層面的事,講一言堂與一把手專制多年里成風氣,講沒有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會導致一系列嚴重后果。
我一直保留著1983年3月4日定版、7月1日發行的《鄧小平文選》,定價一元。在這本文選即將發行時,胡耀邦已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三年了,他們這一代領導人極其重視這件事。當時,一些人反對改革開放,常常割裂地引用《毛澤東選集》5卷里面的一些話做根據。出版《鄧小平文選》,是為全黨全國的改革開放新任務舉旗幟、定方向,是特等大事。
當時,鄧小平的很多言論還來不及全部整理,但不能再等下去了,就把對撥亂反正最重要的一些文章先收集起來。其中包括鄧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
文選出版后,要對其中最重要的議題組織寫文章,闡發要點,受命出面組織的是《人民日報》。這份中共中央的機關報,從1977年起的大轉折年代發表了不少鼓舞人心的好文章。鄧“8·18講話”極為重要,我曾為此寫過一篇“奉命文章”,今天回憶起來,有很多感想。
在《人民日報》寫闡釋文章
《鄧小平文選》剛出來時,沒有第一卷之說,因為并不清楚未來還會有多卷。當時,中央書記處一把手是胡耀邦,二把手是習仲勛。上面要把鄧選中的幾個主題,選幾個方向和可能的理論突破點,布置專人闡釋。我記得當時擬定了13個主題。前幾個主題很容易找人,比如農村改革主題找的是副總理萬里,寫承包制的來龍去脈,等等。
有兩個主題找人很難,一是軍隊改革。有的人思想開明,但資歷不夠老,那時部隊里很講論資排輩,別人一問就是:長征時你在哪?另外,找的人也不能極端,部隊要講團結,幾方面都能接受為好。最后是李德生寫軍隊改革的文章,他參加過長征,資歷不算最老,但毛當年對他印象很好。毛表揚李,說你是個政治將軍,懂政治。李德生早年又是劉鄧大軍的部下(是第17旅旅長),所以李是各方都認可的。
鄧“8·18講話”是13個主題中最敏感的一個。找了幾位理論界重量級的名人,都說這個主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