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香奈兒是個識時務的女文青
雖然,關于香奈爾的傳記層出不窮并眾說紛紜,不過《Intimate Chanel》似乎更加值得采信。至少,伊莎貝爾·菲梅爾所采訪的敘述人身份特殊,其敘述的香奈爾本人不太會因為距離和那些微妙的人情世故而表情失真,因為此人就是香奈爾最為寵愛的親侄女——嘉柏麗爾·帕拉斯-拉布呂尼。

香奈爾最為寵愛的親侄女——嘉柏麗爾·帕拉斯-拉布呂尼
不久前,我看了關于香奈爾小姐的傳記《Intimate Chanel》,由女作家伊莎貝爾·菲梅爾執筆。雖然,關于香奈爾的傳記層出不窮并眾說紛紜,不過這部似乎更加值得采信。至少,伊莎貝爾·菲梅爾所采訪的敘述人身份特殊,其敘述的香奈爾本人不太會因為距離和那些微妙的人情世故而表情失真,因為此人就是香奈爾最為寵愛的親侄女——嘉柏麗爾·帕拉斯-拉布呂尼。
說實話,開卷讀了前半部后,我曾感到興味索然。伊莎貝爾·菲梅爾的遣詞造句一如新聞通稿,價值觀又大驚小怪略嫌瑪麗蘇,例如:
“身為船主的卡柏靠運輸煤炭發家,他同時還是法國政界重要人物克里孟梭的密友,扮演著政治中間人的角色。1917年卡柏撰寫的XX一書甚至獲得了《時代周刊》的好評”;“西敏公爵是英國國王的表親,王儲威爾士親王(之后的溫莎公爵)的親密摯友,溫斯頓·丘吉爾的童年玩伴。更重要的是,他是英格蘭最富有的人”……
媚權過甚。
但后來,我又漸漸重拾了閱讀樂趣。因為隨著嘉柏麗爾女士步入青壯年,她可以敘述的第一手香奈爾也漸漸增多了。
我得說,在嘉柏麗爾的敘述中,香奈爾完全就是現在意義上的“文藝女青年”。
厚羊毛米色與褐色云紋外套,飾以米色真絲襯里,1969年款,香奈兒的私人衣物。照片中的白色大衣直到她去世時仍然掛在工作室里。大衣采用白色厚斜紋軟呢材質,飾以蒙古羊羔毛襯里,一開始大衣是為香奈兒定做的,最后則送給了嘉柏麗爾·帕拉斯-拉布呂尼。“要么燒掉它,要么送給你。” 工作室負責人尚先生說。
首先你要知道,讓香奈爾放棄自我包裝的形象是件很難的事。因為她有著不足與外人道的童年,再者,她并無意于消費自身童年的苦難,因而,在其一生中,她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自己編織了一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身份和早期經歷。坦誠?坦誠似乎不在她的世界觀內,她賣的只是衣服和香水,沒有義務就自己的童年對八卦者坦誠。
而孤女香奈爾那文藝的世界觀多來自她第一個、也是此生唯一一位摯愛的男士——“卡柏男孩”。
卡柏男孩十分熱衷于文藝,“卡柏對東方信仰、印度教、佛教、神秘學、玄學等十分著迷,并與多位神智學者和共濟會員私交甚密”,“他在玄學、符號學、信仰等諸多精神層面對可可姑婆產生了決定性影響”??ò厣踔磷隽艘患渌非笳呓^不會想到的事:給年輕的、尚未找到人生目標的香奈爾寫讀書筆記。這一寫就是整整一本備忘錄,里面全是“一些書籍的摘要,沒有任何順序性,只是男孩想要教給她的東西,即一些知識的片斷,以引導可可直接閱讀著作本身”。
這本備忘錄被香奈爾珍藏了一生,直到去世前才慎重托管于嘉柏麗爾。
受到卡柏男孩影響,香奈爾對閱讀典籍的興趣從未轉淡。除了法國和英國的作家,香奈爾尤其欣賞俄國作家,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普希金、果戈里、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以及契訶夫。
當嘉柏麗爾說,“她曾經說,‘我在這張躺椅上完成了最美妙的旅行’”,意指香奈爾喜愛在自己的沙發上借助閱讀和冥想完成心靈之旅。
然而,香奈爾卻并非那種不事生產、視金錢為俗物的文藝女青年,反倒有些張愛玲的風骨,在錢的事上獨立而頂真。盡管是借助了卡柏男孩的資助才開創了自身的事業,但當事業有成后,香奈爾在第一時間堅持還清了卡柏男孩的借債。“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在贖回自由。她堅持將啟動資金歸還給卡柏男孩,并為憑借自身努力掙來的財富自豪不已。”
麥穗是父親留給香奈兒的回憶,終其一生都陪伴左右:花瓶中插著真正的麥穗,每年更換一次,或是按照她的喜好用青銅、木材或水晶制成的麥束。
事業有成后的文藝女青年香奈爾同時也是一位文藝資助人。她總是不露聲色地資助各種藝術家,比如把自己宅邸的房間留給畢加索或達利,還讓當時一貧如洗的詩人們到家里借住,給朋友的舞臺劇設計戲服,把自己的珠寶工坊交給雨果的曾孫打理……她資助的詩人男友勒韋迪亦教她領略了里爾克和紀德的魅力。
應該看到,香奈爾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絕不流于浪漫。詩人們、藝術家們、畫家們紛紛為她貢獻了創作,而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焚燒掉他們給她的私信或紙條。個中特別之處,可堪玩味。嘉柏麗爾還提到,當她的姑婆出錢為一位藝術家舉行肅穆葬禮時,卻被另一個不停慟哭的友人驚到而頗有微詞。此外,當她應邀來到好萊塢時,“并沒有覺得它是什么造夢工廠,反而更像是一座幻滅之城”。
這是一位相當克制而清醒的文藝女青年。只此一點,我想并不是現在只善于將自己塑造成文化符號的卡爾·拉格斐所能比擬。
有趣的是,在詩人男友的鼓勵下,香奈爾也曾試圖創作格言。其中有一些現在依然著名,比如:“女性總會過分打扮,卻永遠不會過分優雅。”
我也很喜歡嘉柏麗爾所描述的這樣一段情境:當她要坐火車去學校的時候,香奈爾曾經特地帶她去買了一身在火車上穿的衣服,“她從男孩服飾區挑了一條灰色法蘭絨長褲和一件栗色套頭衫,很時髦但有點令我驚訝,因為那個年代12歲的女孩是不穿長褲的。‘火車上有些人眼神會很下流’,她這樣解釋道,‘這么穿至少穩重得體’。”
這恐怕也能充分解釋香奈爾為何文藝而不濫情了,她有情懷,亦識時務。真是一位叫人向往的女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