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者】霍夫曼 請注意 大玩具出沒

九月,那只被模仿了無數次的大黃鴨真身終于出現在北京了。設計者弗洛倫泰因·霍夫曼在將這只他評價為『不知何謂邊界、不歧視人種、也不含政治意味的友善大黃鴨』概念送到中國來之前,他已經造訪過國內不少城市,最最吸引他的,還是中國味道濃郁的人和事。

九月,那只被模仿了無數次的大黃鴨真身終于出現在北京了。設計者弗洛倫泰因·霍夫曼在將這只他評價為『不知何謂邊界、不歧視人種、也不含政治意味的友善大黃鴨』概念送到中國來之前,他已經造訪過國內不少城市,最最吸引他的,還是中國味道濃郁的人和事。

弗洛倫泰因·霍夫曼

1977年出生于荷蘭。概念藝術家。早年在荷蘭坎彭的基督教美術學院學習,于2000年畢業。隨后,他在德國柏林的柏林-魏森塞藝術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此后他以荷蘭鹿特丹為基地,開始從事在公共空間創作巨大造型物的藝術項目?;舴蚵淖髌泛芏?,主要作品有“三架三角鋼琴”(2006年于荷蘭西弗里西亞群島斯希蒙尼克島展出),“大黃兔”(2011年于瑞典厄勒布魯展出)等等。他的作品橡皮鴨自2007年起先后在世界各地展出。

今年7月份的巴蜀采風,“鴨爸爸”弗洛倫泰因 · 霍夫曼帶走的不是熊貓玩偶,而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塑料猴子。猴子不及他半個中指長,腳立在小梯上,其余懸空,是他在“略顯商業化”的當地文化古跡景點購得。一梯一猴的簡單構造,稍顯粗劣的塑料材質,通常連年長一點兒的孩子也很難吸引。但霍夫曼很著迷,他拎著它,動了動,小猴子360度翻了個跟斗。他笑了,“多有意思。”

正如這只小猴子,他總熱衷于簡單的玩具。風靡維港甚至引發山寨熱的大黃鴨,原型正是澡盆里游泳的小小橡皮鴨?;舴蚵f,這就是他的特別之處。“我喜歡看這些小玩意兒,不光是看,我還會思考,所看所思一聯結,作品想法就冒出來了。”

中國人看大黃鴨,先wow!再why?

霍夫曼喜歡看。撞到民間手工藝人作糖畫,這位36歲的荷蘭藝術家,同樣立于看稀奇的人群中,饒有興致的看手工藝人如何靈巧的以勺子為筆,把金色麥芽糖描成一只龜。不只看龜,他還觀察手工藝人的神態,留意周遭人群的神情。在他看來,這同樣是作品的一部分,所以,當全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雀躍看大黃鴨時,他常?;燠E于人群中,看著人們,欣賞他作品帶來的另一個作品。

這種靈光,早在2001年,他萌生大黃鴨構想時就已顯現。他買了一副世界地圖,在許多地區掛上小橡皮鴨。“我一直有橡皮鴨環游世界的想法,我也想知道,不同地區,價值觀不同,人們反應會如何?”隨著大黃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巴西圣保羅、日本大阪十余城市的暢游,他逐漸看出門道,“在維港,人們會先尖叫,wow!wow!然后,他們會退后一步,想why?”他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下巴,皺起眉頭,露出思索的表情,“歐洲人,則會先皺眉,退后一步,去想,why?過一會兒,再wow!”

在他看來,完整的作品具有豐富的層次,遠超于作品本身。橫向上,大黃鴨是作品,看人們的大黃鴨也是作品;縱向上,從開始制作、展覽直至拆毀,同樣是作品, “剛動手時,人們會猜它是什么?逐漸成形了,又會想象它的最終模樣,在變化中,觀看者會有不同的感受。” 這種縱向層次的完整讓他與眾不同,不像許多藝術家對永恒的追逐,他的作品通常只展覽數周,然后便拆毀??v然大黃鴨在維多利亞港受盡熱捧,6月9日仍然在公眾的不舍中離開。

人們不舍的,不只大黃鴨,2012年,在法國古城Angers他曾和志愿者用4萬個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扎了兩條巨大的蛞蝓(鼻涕蟲),推著它們一步步靠近代表信仰、道德和精神的教堂。三天后,蛞蝓爬到坡頂,即被拆毀。喜愛蛞蝓的人們,曾募集簽名請求保留,但他很堅持,“不論蛞蝓還是大黃鴨,至少都帶來了兩次眼球沖擊。”

大黃鴨是給成人的禮物

霍夫曼不喜歡鴨子。“我對鴨子沒有特別感覺,小時候洗澡,也從來不用橡皮鴨。”同樣,他也不認為熱衷大黃鴨的粉絲,都是橡皮鴨的擁躉。“大黃鴨不是設計給小孩的,它是給成人的禮物,成年人需要玩具,玩具是給人最初帶來歡樂的玩意兒,它讓人回憶起童年的簡單生活。”

在成都的金沙遺址,霍夫曼看了鎮館之寶—太陽神鳥,“太陽神鳥有三個腳趾,和恐龍一樣。”他時常留心于這種常人難以捕捉的細節,與其說是藝術家的視角,不如說是孩童的視角。“成人總是沉陷于自我的世界,孩童卻總是在觀察世界。”這種孩童的眼光,讓36歲的他,也有幾分孩子氣?;馉t重慶給他的印象是“好熱”,隨行的當地工作人員稱,怕熱的霍夫曼,烈日底下喜歡在陰影里行走,一旦要曝曬在陽光下,總是很不情愿,他給自己做心里建設,“1、2、3,沖!”

來中國時,霍夫曼常拜托工作人員帶他去逛玩具店。顯然他對商場里的高檔玩具并不感冒,讓他青眼有加的,往往是小攤上的平價玩具。這些富有當地色彩又簡單的玩具,往往是其作品的雛形,和大黃鴨一樣,看似平凡中給予人心靈的沖擊。

不過先于心靈沖擊的,可能是眼球,和這位1.96米的大個子一樣,他的作品都很大。從第一個作品—114條魚,及至為人們所熟知的胖猴子、枕頭熊、大黃兔,可謂無一不大。在維多利亞港戲水的大黃鴨,高達16.5米,足足有6層樓高。 “大能迅速抓住眼球,讓人驚奇,咋一看會尖叫。” 他毫不諱言,“同時,作品尺寸大了,人就會相對變小,平時時刻關注的自我就會消失,這種感覺會讓你自由,自由地去觀察、思考。”

但“大”,也讓他深受概念陳舊、遠非創意的質疑。“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新的,”他停頓了一小會兒,抿著唇角,似乎在思索。“很多藝術家,從物體、風景、人物、天氣等獲得靈感,和尺寸大小一樣,這些概念同樣用了很久。” 他認為, “大家都在使用這些設計概念,關鍵是如何運用它們創作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我做‘大’的意義,是在不同的公共空間以不同的視角展示。維港放上大黃鴨,能迅速引起人們注意,同時大的作品,需要你退后一步去觀看,你不僅會看大黃鴨,也會看它所處的環境維港,退后一步觀看,看維港會有更完整的感受,和平時身在其中完全不同。”

無論是動物玩具原型,或是大的尺寸,霍夫曼都嘗試改變觀察者視角。在作品材質上,同樣也為這一主旨服務。他喜歡選用人們所熟知、甚至視而不見的事物,用另類的手法來呈現。比如用4萬只塑料袋扎起兩只蛞蝓,用1萬只拖鞋拼成胖猴子。“每個人都穿人字拖,都用塑料袋,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但一旦它們被大量重復使用制成作品,人們看它的視角和平時就會不同。”這些材質看似荒誕,卻暗含喻義,比如用塑料袋扎的蛞蝓,它爬向教堂,象征一段死亡之旅,其中隱含著商業社會造成的塑料污染,和對宗教精神的侵蝕。但霍夫曼拒絕過分提示,“每個人所看所想,都可能不一樣,只要產生了感受,就實現了作品的意義。”

真正的Local

霍夫曼常提的一個詞,是“local”。在成都時,他瀏覽了不少當地的特色景點,一些民物小攤上懸掛的草鞋、扇子,或是萬千寵愛的熊貓,也沒有勾起他半點興趣,“太商業化了。”手工藝人作糖畫、食鋪工人石杵搗糍粑,卻能讓他看上半天,還偷偷用手機錄下視頻。他醉心于這種真正的當地獨有,因為“這是別處沒有的。”在中國吃飯,他會熟練地使用筷子,因為“用筷子很優雅”。他曾在重慶一家路邊小店吃了一碗牛肉面,三兩只要八元,吃到一半,被花椒嗆到,咳嗽了足有5分鐘,但他依然很高興,因為“別的地方吃不到。”

這種local同樣展現在他的藝術堅持上,如日本的神戶青蛙、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枕頭熊。然而,真正讓霍夫曼聞名全球的是大黃鴨。它是霍夫曼2001年的構想,但直到2007年,第一只大黃鴨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問世。在這段沉寂的時光里,他策劃,并做一些可行性的技術研究。2005年的時候,他有了第一個個人網站,把大黃鴨項目掛上網,2006年人們看到作品,逐漸得到關注。在那之前,沒有人知道大黃鴨。

風靡了全球的大黃鴨,卻不是他的最愛,就像他談自己的3個孩子,“我每一個都同樣喜歡。”只是大黃鴨的過火,似乎略微掩蓋了他其他作品的風采,他會詢問,“你看過我其他作品嗎?”得知記者觀賞緩慢的蛞蝓,心情會沉重時,他眼睛煥發了神采。追求獨特有趣,這和他一再強調的local也相關聯,“每一只大黃鴨都是不一樣的”,連身高都不盡相同,德國紐倫堡的大黃鴨只有區區5米,法國圣納澤爾的大黃鴨卻足有26米高。大黃鴨的材料都是來源于當地,和當地人一起完成。

霍夫曼把3個孩子稱為自己的靈感繆斯,“大兒子6歲,一直在鼓搞東西,‘噠噠噠’,小兒子5歲,很安靜,喜歡看電影,”11個月大的小女兒的照片,被他設成了手機屏保,藍色眼眸如星辰般清澈,“她還只會爬。”他的眼底是滿滿的愛意?;舴蚵鼘⒆訜o為而治,甚至有些“縱容”,“有次我做演講,大兒子突然跑上臺,他張牙舞爪,yeah、yeah、yeah亂叫。”他攤開手,沖我們笑,“很好玩,是吧?”這種時候,大黃鴨出自他手,似乎成了順利成章的事情。

[對話霍夫曼]

流行的是大黃鴨,不是我

記者:大黃鴨如此風靡,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

霍夫曼:我在2001年有這個概念的時候,沒想到它會那么流行,但一直有想讓它全世界漂流的計劃,我買了一幅世界地圖,在許多地區掛上小橡皮鴨。

記者:為什么喜歡大的設計?

霍夫曼:大不重要,而是為什么要做大,大可以吸引眼光,大會讓人驚奇,讓人尖叫。同時,大會讓人退后一步,才能看到整個作品,這跟人們平時深陷其中不同,你退后了,可以看到整個風景,比如說你可以觀察整個維港,這可以從自我的世界中跳脫出來。

記者:許多藝術家作品突出人物,比如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塑,但你的作品聚焦于動物,有何特別的理由,或是與成長經歷相關?

霍夫曼:(認真地糾正)這些不是動物,是動物抽象出來的形狀,玩具的概念,是動物玩具,你看,這是我買的玩具。(他從隨身的一個大背包里取出一個塑料猴子玩具)一個猴子,我喜歡這種東西,設計很簡單,我的工作室里,有很多這樣的玩具,從全世界收集的,它們會啟發我的藝術創作。

記者:許多藝術家追求作品的永恒,但你不同,作品展示后就會拆掉,為什么?

霍夫曼:大黃鴨來了,你看維港的視角會有變化,大黃鴨沒了,你看維港的視角又會變化。(這是兩次沖擊?)對,你懂了。

記者:作為一名藝術家,你的作品很受歡迎,你認為怎樣才算是一名成功的藝術家?

霍夫曼:堅持,對藝術堅持,不停止,相信自己的作品,不管它流行與否。流行是媒體,是人們捧出來的,大黃鴨很流行,不是我。成功是要堅持,要自信,如果作品能得到大家歡迎,激勵自己做下面的作品,才是成功。

記者:如果在中國進行創作,你會有什么靈感?中國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霍夫曼:我去了中國很多城市,北京、杭州、成都、重慶重慶好熱。有很多小想法,但得回去思考,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構想。中國的速度讓我印象很深刻,發展很快很快??赡芴炝?,讓人覺得有點恐怖。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