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標陰影下的中國小鎮樣本血鉛死結

在血鉛超標事件多發、國家環保部掀起“肅鉛風暴”之后,血鉛陰影并未遠離中國。在江西弋陽縣港口鎮,最近發生一起離奇的打砸事件。而這一事件的背后,是小鎮近年來接二連三發生血鉛超標事件。村民對血鉛的恐懼,以及對地方政府、企業的信任缺失,在無法獲得滿意解決方案之后,激烈的沖突便發生了。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孫然 楊國要

弋陽縣興旺實業有限公司打砸現場。在這起離奇的打砸事件中,村民激憤,企業喊冤,這似乎成了一道死結。 (南方周末記者 鮑小東/圖)

在血鉛超標事件多發、國家環保部掀起“肅鉛風暴”之后,血鉛陰影并未遠離中國。在江西弋陽縣港口鎮,最近發生一起離奇的打砸事件。而這一事件的背后,是小鎮近年來接二連三發生血鉛超標事件。村民對血鉛的恐懼,以及對地方政府、企業的信任缺失,在無法獲得滿意解決方案之后,激烈的沖突便發生了。

這是一次本不該發生的打砸事件:企業稱還未投產,不可能有污染,而各項環保措施都在按部就班執行。但村民不相信,因為懷疑或為了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鉛中毒,2014年8月,在江西省弋陽縣港口鎮,一起離奇的打砸事件發生了。

工廠門口的混戰

8月11日上午和下午發生了兩起打砸事件。

上午約10時,港口鎮一百余名村民沖進弋陽縣興旺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旺公司)生活區,砸了食堂、宿舍。下午約2時,村民們又聚集到興旺公司生產區,打砸生產設備和辦公用品。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再生鉛。

3天之后,興旺公司依然一片狼藉。辦公室的地上滿是碎玻璃,宿舍門口扔著洗衣機、空調、被子,連廁所里的洗手盆也都被砸碎,消防栓被拔了出來。

村民張名祥回憶,當時廠里還有一名工人,婦女們就“教訓了他一頓”。理由是:“之前我們勸他不要在這里上班了,但他還在這里。”后來,政府通稿稱,有兩名企業工作人員被打傷住院。

當日下午4時,弋陽縣政府領導、公安干警以及鎮村干部趕來制止、勸離村民。

事情尚未結束。8月11日晚上,幾個村民聚到一起商議,決定第二天繼續去興旺公司打砸。他們通知各村民小組的小組長,再由小組長通知到各村民。出發前,一個年長的村民敲臉盆通知。

當地政府提前得知了行動信息,第二天,當張名祥和約200名村民來到興旺公司門口時,那里已經圍著公安干警,他粗略估計了一下,可能有上百人。

8月13日,街上不斷在廣播,宣傳該廠沒有污染。張名祥把南方周末記者帶進一棟在建的樓房里,反鎖著門接受采訪,更多的村民被前一天的沖突現場嚇壞了,不敢露面。

“大家要進去,想繼續砸廠,但干警不讓進。雙方就在大門口拉拉扯扯。”張名祥說,“我看見一個稍高點的干警先推倒了一名婦女。人多,擁擠,那個婦女難免受了一點傷,就有人喊‘打人了,打人了’。于是,大家一擁而上。”

雙方開始了拉鋸戰,村民開始撿石頭丟,砸警車,有村民說干警動用了電棍、木棍反擊,而弋陽縣政府事后給南方周末記者提供了一份書面情況說明稱:公安干警未帶電棍和任何武器,而部分村民手持木棍、鐵錘、鐵鍬和石塊。

一場混亂之后,有村民反映,數名村民被干警打傷。而據上述書面情況說明,有十余名干警受傷,一名警察頭部縫了三十多針。一輛警車被掀翻,6輛警車、1輛森林防火車的玻璃被砸。“部分受傷干警和大多受傷村民是被村民扔過來的石頭砸傷,個別村民是在警方清場時逃離現場摔傷”。

當天下午,一位叫“酸蔥蕪”的網民發帖稱,雙方發生激烈爭執……許多村民被干警拿電棍、石頭打得頭破血流……他們不僅打人,還抓人。

很快,這位網民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受到治安拘留10天的處罰。在次日凌晨4點,弋陽縣政府發布公告,事態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雙方受傷人員均得到妥善醫治”。

從鉛污染地而來

“如果我們真有污染,村民可以通過合法途徑來解決;這樣打砸,以后誰還敢來弋陽投資?”2014年8月14日,興旺公司董事長陳生杰氣憤地說。他自1986年起就開始從事再生鉛行業。

興旺公司是弋陽縣政府招商引資項目,生產區占地八九十畝,總投資2億元,經營范圍是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回收及銷售、蓄電池加工銷售等。

興旺公司最初建于弋陽縣工業園里的志敏小區。當時,志敏小區是當地有名的有色金屬產業基地。2010年初開始,志敏小區內企業有的關停,有的搬遷。興旺公司也于2010年搬遷。

官方的說法是,搬遷是因為不符合新的城市總體規劃。但4年后的今天,志敏小區內還有數家企業尚未搬遷。弋陽縣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舒接福坦承,搬遷和一起大規模的兒童鉛中毒事件直接相關。2010年,志敏小區附近的一個村莊有二百多名兒童鉛超標,其中鉛中度中毒兒童有六十多名,鉛中毒嚴重的兒童有七名。

鉛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元素,超量會影響健康,尤其對兒童的智力發育、體格生長等產生不利影響。國家血鉛診斷標準:等于或大于100微克/升為鉛中毒。

這已不只是弋陽一縣的遭遇。近年來,中國不少地方發生兒童血鉛超標事件,甚至連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亦難幸免。

當時認定另外兩家再生鉛企業為事故責任人,因其距離該村在1000米以內(1000米為再生鉛項目的衛生防護距離),這兩家企業都被關閉。興旺公司也因此從志敏小區搬遷至港口鎮彭家村,即目前的位置。

舒接?;貞洠号d旺公司落戶時選了幾個點,報批時都達不到環保要求,最后選中了現在的廠址。經過專家論證,符合環保要求。如再生鉛項目的衛生防護距離內沒有居民點,環評機構以及政府相關部門都做過測量,最近的彭家村距離該廠約為1074米。

村民卻稱,實際距離只有八百多米。彭家村有一二十戶人家。年輕人都搬出去了,平時只有老人住在這里。

2013年9月份,陳生杰與弋陽縣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協議。10月份開始建廠。為了達到環保要求,該廠購置了一系列的環保設備,弋陽縣委宣傳部官員和興旺公司董事長陳生杰均稱,興旺公司不會產生污染。“這些為環保而投入的設備設施共投資六七千萬元,可以做到廢水不外排,循環利用,廢氣也可達標排放。”陳生杰說。

2014年1月20日,上饒市(下轄弋陽縣)環保局核準該公司8條短窯生產線項目試生產3個月,時間為2014年1月至4月,又因辦理危險品經營許可證耗掉兩個月,直到2014年4月1日才開始試生產,并只試生產了28天。

試生產后,企業至今沒有正式生產。

但2014年5月13日之后,據村民介紹,港口鎮上每戶村民集資200元,請人先后去港口鎮、弋陽縣、上饒市、南昌市、北京等各級政府上訪,要求興旺公司搬離港口鎮,均未果。

“他們白天不生產,晚上才生產。晚上有人經過那里,發現那一帶空氣很黑很臭。”一名村民說。而實際上,陳生杰稱,試生產期間工廠24小時生產,不可能存在白天停工、晚上偷排的現象。

弋陽縣興旺實業有限公司被打砸之后破碎的窗戶,亦如村民和政府、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 (南方周末記者 鮑小東/圖)

不止一次的痛苦回憶

村民們還記得,近年弋陽縣發生的兩起兒童鉛中毒事件,除了前文提及的2010年那起大規模鉛中毒事件外,2012年,弋陽縣潮水巖村三十多名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血鉛超標,甚至血鉛中毒。當時媒體報道稱,村民帶著孩子去當地醫院檢驗時卻遭到拒絕。

這些事件都沉淀在港口鎮村民的記憶里。而最近打砸事件的開端,是村民從網絡上查詢得知鉛會致人中毒,于是提議各家帶兒童去檢驗。

結果令村民們很吃驚。“結果發現鎮上一百多個兒童血鉛都超標了。醫生說,可能是附近的鉛廠所致。醫生還說,鉛廠生產一年,周邊十年都可能還有危害。”當地村民彭霞說。

彭霞出示了她收集的5份檢驗報告單,血鉛含量均為100微克/升以上,其中一個5個月大的女嬰,血鉛數值為419微克/升。5份檢驗報告都是2014年7月份做的,檢驗醫院分別是鷹潭、義烏、南京、杭州等地。他們不相信本地醫院的檢驗結果。

這正是此次打砸事件主角為港口鎮上村民的原因。而興旺公司是附近唯一制鉛廠,盡管該公司和鎮上的直線距離有約兩三公里,遠超100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但港口鎮村民依然將矛頭對準了它。

蘇開芳因擁有該廠占有的地塊,而持有興旺公司20%的股份。村民都不約而同地提及在2011年,蘇開芳曾在港口鎮上開了一間無牌無證的生產鉛的小作坊,當村民發現附近的水稻都枯死后,才明白這個小作坊污染嚴重,于是砸了這家小作坊。在接到村民投訴后,弋陽縣政府取締了這家小作坊。

在村民眼中,“蘇開芳”變成一個“污染元素”。

談“鉛”色變

在打砸事件之前,為應對港口鎮村民多次上訪,弋陽縣委縣政府于2014年5月份成立工作組,此后多次前往港口鎮開展工作。除了召集村鎮干部、黨員、群眾代表等人開會外,還挨家挨戶做工作。

“主要了解村民的疑問。老百姓開始質疑企業的合法性,是誰批的,污染防治設施等情況。我們都做出解釋,并出具企業批復文件,復印給鎮政府,由鎮政府張貼公示。”舒接福說,“后來,他們(村民)就不再追問公司合法性問題以及環保措施了。他們說,既然這個公司是合法的,也沒有污染,那就搬到別的地方去吧。”

村民們承認,弋陽縣政府確實組織了工作隊來做工作,“但政府不解決問題。我們的訴求是,工廠必須停工,不要在我們這里”。

港口鎮村民確實到了談“鉛”色變的程度。

村民們認為,孩子們“中毒”可能是飲用鎮上的自來水導致的,自來水直接取自港口河,而港口河早被污染了。

有村民已計劃將孩子送到外地讀書,離開港口鎮。鎮上一家制衣作坊的老板稱,5月份,他的制衣廠還有二十多名女工,但現在僅剩七八名了——母親們擔心孩子被興旺公司影響,帶著孩子遠走義烏打工,孩子們也將在務工地讀書。

“固執”的村民

但港口鎮血鉛超標真的很嚴重嗎?

弋陽縣疾病控制中心主任熊曉軍稱,港口鎮政府已上門收集檢驗報告,截至8月19日,共收集41份檢驗報告,其中兒童血鉛檢測35人(發鉛檢測5人,發鉛不能作為鉛超標診斷依據,因此檢測結果不予認定)。在30名血鉛自檢兒童中,兒童血鉛檢測結果19人在100微克/升以下,屬正常,有12人超過100微克/升。

根據國家衛生部相關指導意見,兒童血鉛含量100-199微克/升屬于高鉛血癥,尚未達到中毒標準。200-249微克/升的為輕度鉛中毒,250-449微克/升的為中度鉛中毒。

在超過100微克/升的12人中,有7人屬于高鉛血癥,3人為輕度鉛中毒,2人中度鉛中毒。熊曉軍稱,對于血鉛值在100-249微克/升的兒童,只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加強營養干預,就可以降至正常水平。對于大于250微克/升的兒童,還需到專業的醫療進行驅鉛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查找污染源。

由于所有的自行檢測都是在非專職的重金屬檢測機構檢測,無法得知其檢驗方法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因此無法認定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弋陽縣衛生局對血鉛自檢超標兒童逐戶走訪,要求其到江西省重金屬檢測治療的權威機構——江西省職業病醫院免費復檢。目前僅有3人進行復檢,其中1人復檢結果超過250微克/升,現正在江西省職業病醫院接受免費治療。

熊曉軍稱,企業與鎮上有超過1公里的衛生防護距離,理論上不會產生血鉛超標問題,很可能是生活習慣不當造成的。生活中,鉛的來源很多。如灰塵、汽車尾氣、膨化食品等等。當地衛生部門還專門赴港口鎮,到11個血鉛超標者家中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家庭的衛生習慣不是很好,而且港口鎮藥店還有“紅丹(四氧化三鉛)”出售,這是一種有毒的化學品,但一些農村家庭把它作為爽身粉給兒童使用。另外,人體中各重金屬元素相互競爭,如果缺鐵、鋅等元素,鉛可能會更容易被吸收。在之前的檢驗報告單中,熊曉軍發現一些孩子缺鐵、缺鋅。

在2010年那起大規模鉛超標事件中,弋陽縣疾病控制中心曾在弋陽縣城、偏僻農村等地選了幾個點,對兒童進行血鉛檢驗,竟發現即使在偏僻農村也有兒童血鉛含量超過100微克/升。

既然港口鎮村民們認為,血鉛超標的原因是自來水水源——港口河的水已被污染,因此從5月份到8月份,當地疾病控制中心在港口河選了15個點,取水樣檢測,結果顯示鉛都不超標。

熊還稱,以往每年都對港口鎮學校自來水做一次檢測,都沒發現問題。

但村民們不相信這些檢測結果,他們甚至懷疑港口鎮政府食堂不是使用自來水,而有人專門于夜間送來安全飲用水。

打砸事件以來,弋陽縣委縣政府安排了港口籍的縣干部,以及司法、環保、衛生等部門和鄉鎮干部一起,組成6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6-8人,分片入戶做工作,勸說村民不能做違法的事情;興旺公司環保達標,希望村民不用擔心等等。

另外,弋陽縣教育局和學校老師也成立工作組,勸說村民不要送孩子到外地讀書。彭霞有兩個弟弟,分別為12歲和13歲,之前已在弋陽縣城的育才學校交了300元押金,但最近,學校退回押金,并稱,學校接到了弋陽縣教育局的通知,不允許任何學校收取押金,違者一律退還。

“他們(工作組)叫我們不要鬧,還說這家工廠沒毒。但我們不相信。醫生、專家、網上,都說鉛對人體有害。”該家長說。

網絡編輯:zero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