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千年慶典
從被暴徒打死的希帕提婭,到只能做副教授的諾特,再到獲得最高榮譽的米爾扎哈尼,這是一千多年來女性在數學領域揚眉吐氣的時刻。
責任編輯:朱力遠
米爾扎哈尼和其他三位同時獲獎的菲爾茲獎得主。
從被暴徒打死的希帕提婭,到只能做副教授的諾特,再到獲得最高榮譽的米爾扎哈尼,這是一千多年來女性在數學領域揚眉吐氣的時刻。
2014年8月13日這一天,37歲的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給自己選了一件暗藍色的綢緞襯衫,棕褐色的齊耳短發微微卷起,桃粉色唇彩凸顯出她女性的柔美。在定居美國多年后,這位伊朗女性已不在公共場合戴頭巾了。站在她對面的,是身著翠綠色對襟風衣和灰色長褲的韓國總統樸槿惠。
這是耐人尋味的一幕,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政治與數學都被認作是男人的天地,女性從事數學并取得優異成就,至少等了一千六百多年!
一千六百多年前,生活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希帕提婭(Hypatia)受到一群狂熱的基督徒的攻擊而死;
因對彈性理論的研究而獲得法國科學院獎的首位女性索菲·熱爾曼(Sophie Germain),早年受限于女性性別而被巴黎高等理工大學拒收,只能自學成才;
歐洲首位具有正教授資格的女性數學家索菲亞·柯瓦列夫斯卡婭(Sofia Kovalevskaya)在家鄉俄羅斯被大學拒收,不得不隨丈夫搬至德國,但她仍舊不能去課堂聽課,只能通過私人輔導以獲得博士學位;
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奠定了許多數學基礎的猶太裔德國女性數學家艾米&mi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