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的甲午 】恥感之輕

只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血性救不了日本,還需要“理性”,無論多么精深的文化,在他們眼中都會被分解為至為簡單的兩種:有用的和沒用的,在伊藤博文眼里,西方文化是有用的,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則已經過期作廢,日本人不準備跟亞洲人玩兒了,決定“脫亞入歐”。

責任編輯:朱又可

我是在中日關系持續緊張的宏大敘事下抵達東京的。出發前有人提醒,這個時候還去日本,當心點。我笑言,權當是深入敵后吧。

中央電視臺的朋友還說,在日本拍攝,不止一次被抓到警察局,原因是沒有拍攝許可,人家抓你。我們此行目的是拍攝26集大型歷史紀錄片《歷史的拐點》,其中有六集的《甲午戰爭》,不去日本不行,但去了也麻煩,因為我們的確沒有申請拍攝許可。

出發前,我看日本“70后”學者與那霸潤的新書《中國化的日本——日中“文明沖突”千年史》。封面上“文明沖突”這四個字,首先就把我的心揪扯住了。

八勝堂是日本一家專賣古舊圖書的字號,店堂里關于中國的書籍排山倒海,讓我倒吸一口涼氣,而且這些書,大部分是戰前出版物。日本戰前已完成了對中國國土的測繪,而中國軍隊作戰,居然要從日本人手里繳獲地圖。如今又過去了七八十年,這種認知上的不對稱依然存在,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對于日本來說,中國成了一個透明體,差不多是在裸奔;對于中國人來說,日本卻依然是一個混沌、堅硬的固體,對于他們正在做和想要做的一切,中國人不了解,也不屑于了解,好像對日本多了一層了解,就損失了一份愛國。中國人試圖拒日本于千里之外,這只是一廂情愿,因為無論我們拒還是不拒,日本都在那里。但是某些中國人仍把無知當光榮,陷入一種一葉障目的自我欺騙,誰的言辭帶上“日本”二字就迫不及待地給他貼上“漢奸”的標簽。

日本像中國一樣,在沒有參照系的與世隔絕中自娛自樂。日本居然也把自己稱為“中央之國”。山鹿素行曾經自豪地說:“中央之國”(指日本)“屹立巨海,疆域自有天險,自神圣繼天立極以來,四夷終亦不得窺視藩籬?;式y連綿而與天地無窮”。這份自我安慰式的狂言也只是一堆語言的泡沫,美國的&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