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說理要避免“動機指責”

在說理中,指責或暗示對方是“口是心非的癮君子”或“淺薄迂腐的道德冬烘”,都是從反感情緒“推定”出來的“動機指責”。它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造成對立和敵視情緒,使得說理無法繼續下去。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陳景天

“動機指責”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造成對立情緒,使得說理無法繼續

在我的公共說理(Argument and Persuasion)課上,經常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有的學生在支持自己看法的理由中不知不覺地添加了不必要的“動機指責”,結果反而削弱了論證的說服力。例如,在論證“抽大麻”是否應該合法化的時候,持反對意見的學生有的會說,“主張大麻合法化的人士中,有不少是吸毒成癮者,他們是為了便于滿足自己的不法需要。”而持贊同意見的學生有的則會說,“反對大麻合法化是道德保守主義的僵化思維,就像1920年代美國的‘禁酒令’一樣,終究會被現代社會的發展所拋棄。”

在說理中,指責或暗示對方是“口是心非的癮君子”或“淺薄迂腐的道德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