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給人看病比割稻重要呢!”九個鄉村醫生的故事

9,急救號碼119中的一個數字,諧音“救”。我們選取了云貴高原上的云南南華縣龍川鎮、北方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共9名鄉村醫生的真實故事。這是全國鄉村醫生中的一百零三萬分之九,他們所做之事關乎中國最基層百姓的生命安危。

責任編輯:呂宗恕

這是全國鄉村醫生中的一百零三萬分之九,他們雖然平凡而普通,但他們所做之事關乎中國最基層百姓的生命安危。

9,急救號碼119中的一個數字,諧音“救”。我們選取了云貴高原上的云南南華縣龍川鎮、北方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共9名鄉村醫生的真實故事。

這不是贊歌,但溫暖人心。

 

1.救命的止血鉗

朱紅偉,45歲,從醫23年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興勝鎮當鋪村衛生室

2014年5月的一天,隔壁永和村一婦女急匆匆趕到衛生室,剛一進門就突然大喊“救救命”。原來,她兒媳婦在這一天生產,還沒來得及送醫院,胎兒就從站著的母親身體里掉了出來。臍帶被重力扯斷,斷開的臍帶兩頭血流不止。

“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但我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朱紅偉并沒有接生的資格,另一方面,“作為醫生,我不能見死不救”。

在這間衛生室當護士的是朱紅偉的丈夫張科,他拿起手術包遞給朱紅偉,讓她趕緊去救人,“你必須走啊,你不去真的不行!”

等朱紅偉趕到,渾身無力、接近休克的產婦癱倒在地上,血流滿地。她用止血鉗把產婦身上的臍帶夾住,這給當時已經失血1000ml左右的產婦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緊接著,朱紅偉把孩子肚臍上多余的臍帶剪掉,用縫合線扎住肚臍眼。在120救護車到來之前,母女倆已經順利止血。

就在兩年前,隔壁另一村的一名年輕產婦,因為在家里生產,最后大出血致死。“要是當時,有個懂的人去幫忙,哪怕就是止止血,她或許就能活著。”朱紅偉這樣告訴南方周末。

2.“養家糊口”的一技之長

周豐厚,42歲,從醫18年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青福鎮趙家營村衛生室

在周豐厚看來,鄉醫是個辛苦而重復的工作,“一年到頭365天有360天”都在經歷同樣的作息和事情,早上七點去開診所的門,晚上十點下班。

“覺得一天跟一年是一樣的。”周豐厚說。

兩年前,趙家營村衛生室成為村里唯一定點衛生室,相比一般鄉村醫生,周豐厚多出了一項建立村民健康檔案的工作,這讓他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去開會和隨訪“重點對象”。

忙碌的工作帶給周豐厚的是一個月三千多元的門診和藥費收入。對此他感到并不理想,二十幾年前,曾和他一樣做小生意的“周圍人”,現在有不少生活條件要比他好。

1989年,中專畢業的周豐厚開始在包頭市一家化工企業做采購工作。兩年后,周豐厚的月薪從剛開始的五十幾元漲到一百五十多元,這在當時算是一個比較中等的收入,但最終周豐厚還是決定轉行去“做點事兒”。

然而,販賣農副產品這樣的小本買賣并沒有給他帶來預期的經濟效益,相反,家里人非常反對這樣一份不穩定的職業。母親希望他能“學個一技之長養家糊口”。1993年,抱著學門技術的想法,做了兩年小生意的周豐厚再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