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者】任達華 我要的就是“市井味兒”
在當下高壓力、高消費的社會中,生活的樂趣在任達華的字典里遠勝于賺錢和拼名利。就像看球一樣,不會為了輸贏而激動:“球賽是不分國家的,大家應該包容一點,輸就輸,贏就贏,精彩不就好了嗎?”
任達華 1955年出生,籍貫山東濟南,著名香港演員。2013年首次聯合執導改編自李碧華的鬼故事小說系列《夜》的電影《迷離夜》。
任達華今年登上大銀幕的作品有好幾部,和張家輝合作的《心戰》、和林雪合作的《沖鋒戰警》、和徐若合作的《制服》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演老警察,他二十幾歲出道,再有兩年就到六十了,在香港演藝圈堪稱老戲骨,他最看重的是“拍戲的熱情”。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新導演的片子里他是主演,但“片酬”這兩個字的重要性被排到最后:“給不給我加片酬無所謂,我夠了,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多年,任達華卻很少看娛樂節目。他最愛看各種新聞臺,關心民生和政治是一直的習慣。今年7月,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由他和陳果、李志毅聯合導演,他主演的鬼片《迷離夜》在香港上映。問他為什么想拍鬼片,他想了想,給了一個幽默的答案:“現代社會的壓力多大啊,連鬼都更累了!”
“警察”專業戶
任達華演過許多片種,在他剛出道的時候,出演過《神打》這樣的武打動作片,也接演過《夜驚魂》這類鬼片。真正讓他贏得香港金像獎影帝的是2010年那部講述香港精神的片子《歲月神偷》,他在里邊的角色既不是警察也不是鬼,而是香港社會中最普通的老百姓。
從影40多年,出道30年后才獲得影帝封號,一帆風順這個詞不能用在任達華身上,“我從小生長在一個很窮的世界,也沒讀過什么書,都是在社會大學不斷磨練”。2010年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帝的那個晚上,他回到家后和太太琪琪聊了很久的天,睡了兩個小時后,又按部就班地送女兒去上學:“幾乎香港每一個得影帝的人那一天都會去喝醉,但我沒有”。
近百部電影的履歷中,如果非要選最愛,任達華還是會選在動作片里演警察,即使在生活中他從來不敢打架,表演中卻最偏愛打戲。在這些銀幕謀殺案背后,是來自真實世界家庭、朋友、工作的壓力,任達華本人經歷過香港的不同階段,也喜歡把自己對社會體制的思考放進每個極端的警察角色中:“警察的任務就是把壓力背后的原因找出來,這是警察角色吸引我的地方。”有一部新導演的片子,任達華作為挑大梁的知名演員,他將他一直秉承的“民眾路線”成功嫁接給了導演:“導演總是讓我換衣服,我說換衣服干嘛呢,警察哪里有時間換衣服,多變不符合警察的身份。”
在香港的大街上,如果任達華走在老街區,會有人沖他喊:“華仔,你還在這里干什么,那邊有很多違章停車的,你趕快去抄牌啦!”任達華自己都覺得樂:“很多老人還以為我是真警察。”他八歲的女兒被問到“你爸爸在演什么戲”,都會毫不猶豫地說:“爸爸是警察!”
要一直勝任警察的角色,好身手很重要,好身手又必須依賴好身體,尤其是任達華追求的那種“不要一招一式的打,要連續的打,很痛苦的打”。他愛運動在圈子里出了名的,首先在于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球迷。不僅和譚詠麟、陳百強發起成立了香港明星足球隊,也有一幫圈外的球友。他每天早上都要跑步,能在室外跑就不會選擇室內,在劇組里,拍戲之余舉杠鈴和拉筋是他固定的健身項目。在運動方面,他還有一個“怪癖”:只做不花錢的運動:“打高爾夫、保齡球、桌球這些活動我都不參與,小時候家里窮嘛,不習慣花錢,就專門找能讓自己出汗的運動。”他最受演藝圈認可之處,在他自己看來只有四個字:“身體健康”。
一塊石頭掉下來,十有九個砸到導演
由于大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任達華的導演處女作《迷離夜》無法在上映。很早就來內地拍戲的任達華,這次當導演似乎沒有包攬大陸的市場,當導演這個動機來源于他當演員的經驗:“我知道各種導演心里在想什么,我善于觀察。”
警匪片、鬼片、喜劇是香港的三大主流經典題材,在警匪片領域,任達華認為自己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喜劇有資深的喜劇演員包攬市場;只有鬼片,任達華一直留有情結,因為他僅在出道后零星演過幾部,并未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次在鬼片領域重新出發,除了演員身份,任達華又多了一個頭銜,導演。他總是改不掉在劇組里“跨界操心”的習慣:覺得鬼片投資太少,自動放棄了作為導演的片酬分給其他演員,覺得“這樣大家才能積極聽取他的調動”。他甚至還包攬了攝影的活兒,目的是給劇組省錢。
他也笑稱香港經歷過導演大爆炸的年代:“一個石頭掉下來,九個死掉的都是導演”。這句帶有調侃性質的話語暗指在拍戲自由的時代導演的“廉價”,在電影市場越來越好的2013年,任達華也躋身進入了這個有錢就能沒有門檻的導演圈,“能賺回錢就是對得起老板”,《迷離夜》在香港上映四天獲得四百萬票房,不失導演本分。
最讓任達華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于,自從10年前的《見鬼》、《三更之回家》等片后,“港味鬼片”幾乎絕跡,而《迷離夜》的誕生被視為一種回潮。
在許多新導演那里,當他們沒有足夠預算請演員,但又不想放棄請知名的演員時,都會有圈內人給他們介紹任達華,除去“親民”的片酬外,面對經驗不足的導演,任達華最常掛在嘴邊的是那句話:“不用擔心,我一定幫你,我不怕辛苦,開工時間多兩個小時不要緊,我幫你多拍幾個鏡頭,讓你剪得舒服點”沒想到輪到他自己當了導演,他干脆連導演的片酬也贊助了。
女兒叫我“Mr Yes”
都說香港導演中脾氣最差的是杜琪峰,香港演員中脾氣最好的任達華。任達華脾氣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他拍杜琪峰的戲的時候,每次杜琪峰發火了,劇務都會跑到任達華面前,用哀求的眼神對他說:“導演刮臺風了!麻煩你過去跟他坐坐,喝喝咖啡、聊聊天。”
1985年,他和陳百強、譚詠麟等人攛掇起來的香港明星足球隊,他的不爭讓他從最初的領導者變成了守門員:“他們都覺得守門太悶,不愿意守,我說那我來守吧,就一直守到現在。”
在香港電影圈受黑社會掌控的時期,有傳聞,香港有兩位藝人是黑社會也要讓他們三分,一個是坐擁成家班的成龍,另一位是有哥哥在香港警界任高官的任達華。任達華卻覺得不必因為這樣的事去找哥哥擺平,那一年,他被迫拍了16部戲,被拖欠700多萬片酬,相比當年許多被迫拍戲的藝人以搏命的姿態去向黑勢力討片酬的狀況,任達華把這700多萬拋到了腦后,自那以后一直都沒有人再找過他麻煩。
這種性格,類似“吃虧是福”。其實任達華早就擁有可以“拽”的資本,從小經歷了父親離世,他幫助母親做塑料花、串珠子維持生計的生活讓他懂得知足和樂觀,也保持著一顆不入花花世界的君子之心。他從不去夜店,“你看狗仔一次都沒有拍到過我在夜店”。在任達華拍攝王晶一系列三級片時,戲外也總是第一時間回家,沒有和女搭檔有任何私下約會,當被問到大家閨秀出身的妻子琪琪嫁給他是否看重他的老實時,沒想到任達華遲疑了:“那倒不會,她當時也看不出來,都是日久見人心嘛!”
當了爸爸后,任達華的好脾氣在女兒那里成了“Mr Yes”,小時候吃過苦且沒有過多享受過父愛的他不忍心拒絕女兒的撒嬌,女兒在媽媽那里通不過的請求,在任達華面前,通常都會得到一個“Yes”。他欣慰于從女兒身上看到的天真,這能幫助他找到自己童年的缺失,也能讓他返老還童。
但任達華不會溺愛女兒,他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太太琪琪愛給女兒買衣服,他不會反對,“女人總是會經歷愛美、追求品牌的過程”。他會在一些具體的生活細節上對女兒有要求,比如一直對女兒說:“你可以把自己當成小公主,有很多衣服,但是你自己要把衣服疊好,不能隨便亂扔。”
[采訪手記]
每天和女兒facetime
第一次在北京和任達華面對面,他像對待一個老朋友一樣和我說:“你穿的這種橘色的絲襪是今年大熱的顏色??!”一開始聽到這樣的“夸贊”的我還有點摸不著頭腦,后來才知道他常常陪妻子逛街,他不光是一個很好的拎包者,還是一個能給出意見的時尚達人。那次見面,他知道我是嶺南人后,很高興地用粵語和我聊了起來,作為香港“窮過來”的那一輩,他的很多情緒用粵語表述出來,十分有市井味兒。大概是因為當天我的采訪是他當天的最后一個通告,他忍不住點了一根煙,他吐出煙霧的感覺告訴我:說了一天話的他,有點累了。
第二次約訪還是在北京,由于他前一個通告的提前結束,他提早一小時就來到了采訪所在地的影棚,而我,迷失在北京龐大的交通系統,比約定采訪的時間晚到了半小時。“對不起華哥,我來晚了!”我有些忐忑地和他打招呼,他一臉笑意:“沒事兒,是我來早了嘛。” 走到哪都喜歡和周圍人打成一片是任達華的擅長,第一次來到這家影棚拍照的他,很快就和攝影師成了“哥們兒”,他可以高度配合攝影師給他設計的拍照造型,每拍完一張還會走到電腦監視器前看看自己的表現如何,以便更好地發揮。不難理解他在劇組里的好人緣,“老板們都喜歡用我,因為我便宜嘛!又很乖!”說完這句話的他大笑了起來。
這次的聊天依然是在熟絡和極其放松的狀態下開始。這天正好是有兩場球,晚上18:00的亞冠決賽廣州恒大vs首爾FC,凌晨00:00的西甲巴塞羅那 VS皇家馬德里,作為足球球迷的任達華,聊到自己的球迷身份,打趣道:“你再不快點放我走,我就趕不上6點鐘看恒大啦!”我很配合地起身要走,他又露出小孩子一般狡黠的表情:“不要緊不要緊,12點還有西甲!”
任達華最鐘愛的生活方式,就是有戲拍戲,沒戲就看球賽,在家做飯,陪老婆逛街,看女兒成長,即使是不在家的日子,他每天的固定節目就是一定要和女兒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 facetime,說到這里,他打開手機相冊,給我看他女兒發給他的水彩畫,是一只戴著眼鏡的金毛犬。這是一幅稱得上專業水平的水彩顏料畫,任達華一臉自豪地說:“這是我女兒畫的,她只有八歲。”
采訪結束,已是華燈初上。離開前我隨口問了問他的工作人員,“華哥是不是要趕回去看球?”“喔,對,他本來和我們要求留了這個時間的,可是他更想去片方那看一看《制服》的成片,他拍完后一直都沒機會看。”所謂認真,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