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轉基因院士李寧的學術與生意
6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被吉林省檢察院帶走。已經兩個月了,院士的“消失”仍沒有任何官方說明。巨額的科研經費,關系密切的合作公司,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左右手公司,再到若干的產業化實體,院士李寧,抓著的是一手怎樣的牌?
責任編輯:孟登科 實習生 朱亮韜
院士李寧和他的公司譜系圖。
編者按:輿論用“反腐風暴刮向科研”來形容院士李寧的這次被調查,但在事件尚未明朗前,難有定論。南方周末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李寧,這個被譽為學界翹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被怎樣一些利益模糊的公司所裹挾。巨額的科研經費,關系密切的合作公司,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左右手公司,再到若干的產業化實體,院士李寧,抓著的是一手怎樣的牌?
學生:轉基因克隆有很多重復性的工作,李寧覺得如果都是學生來做,不利于創新性研究,需要一個專門的公司來做。
中國工程院:我們和媒體一樣在觀察這個事情,因為還沒有一個結論。
合伙人:李寧說,你來參股,將來有成果了,大家一起分享。
岳父:如果真的有犯罪,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但一個人功是功,過是過,功不能掩蓋過,過不能抹殺功。
國家規定:項目負責人不得借協作科研之名,將科研經費挪作他用,或轉入與項目負責人有直接經濟利益關系的關聯單位。
“神內”大樓位于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是一棟不起眼的建筑。很多個清晨,生物學院教授李寧都會從數百米外的家里步行到這個國家動物基因研究中心,帶領團隊攻關國際上最前沿的科研項目:動物轉基因。但是從2014年6月20日開始,他的學生就再也沒見過他。
南方周末從多個信源證實,李寧當天是被吉林省檢察院帶走的,其涉嫌將一筆科研經費轉移到自己公司賬戶,具體金額不詳。在此之前,他的一名負責公司運營的學生已被司法機關控制。目前李寧被關押在長春市的一家看守所,家人已經請了律師。
52歲的李寧曾是中國最炙手可熱的中青年科學家之一,頭頂許多科研工作者終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光環: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中國克隆技術的領軍人物,獲得過國家最頂級的科技獎項和政治表彰……
這個榮譽等身的人同時又極富爭議。他因為在許多重大科研項目中評審和申報人的雙重身份,被競爭者舉報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他作為動物轉基因的學術帶頭人,力推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又被反轉人士說成是“美帝的走狗”。但這次,問題不同以往。
已經兩個月了,院士的“消失”仍沒有任何官方說明,他的頭像仍掛在生物學院的官網網頁上,中國農大校辦的工作人員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問詢。而中國工程院一位領導告訴南方周末,“我們和媒體一樣在觀察這個事情,因為還沒有一個結論。農大有什么新的情況會告訴我們,但是現在還沒有收到反饋。”
消失的經費去哪了
李寧被帶走之際,正為即將召開的第34屆國際動物遺傳學大會忙碌,這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為了能把這個頂級大會引到中國,他付出了很多年的努力。”李寧的一位朋友說。
據悉,李寧曾向辦案機關提出能否忙完這次大會之后再配合調查,但遭拒,到了7月,組委會見其未歸,不得不臨時換人操辦,但仍舊保留了他執行主席的身份。
動物遺傳是李寧科研的核心,二十多年來,他參與的大部分國家科研項目均與此有關。南方周末根據公開資料搜索,李寧僅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三大科研計劃獲得的項目就至少22項,其他參與的大小項目更是難以計數。
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最多,但經費不大,最大的一筆是2007年啟動的“畜禽基因組學與分子數量遺傳學研究”,經費450萬元,為期兩年。相比之下,973、863的項目因為課題龐雜,經費相對較多。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06年,李寧領銜的“豬、雞重要經濟性狀遺傳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