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局橫空出世,食藥改革何去何從?

本輪改革的初衷是按管藥品的方法來管食品。然而組建市場局的結果,是用管普通產品質量的方法來管食品。前者著眼于公共安全,后者定位于維護市場秩序,兩者的定位截然不同。以公眾的食品安全為代價,來化解機構改革中的矛盾。這個時間之長、過程之艱難,已經超出了改革設計者和實踐者的預期和忍耐。

責任編輯:蔣昕捷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孫然 李雅娟

三種市場局模式比較。 (曾子穎/圖)

以公眾的食品安全為代價,來化解機構改革中的矛盾。這個時間之長、過程之艱難,已經超出了改革設計者和實踐者的預期和忍耐。

本輪改革的初衷是按管藥品的方法來管食品。然而組建市場局的結果,是用管普通產品質量的方法來管食品。前者著眼于公共安全,后者定位于維護市場秩序,兩者的定位截然不同。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句名言: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卻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

這話現在被越來越多的監管者拿來形容2013年啟動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改革已經拖得太久,卻把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初衷忘了。

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等待和觀望之后(參見2013年10月10日南方周末《食藥改革: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一些省份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市縣層面的食藥監管體制改革。出乎意料的是,卻并沒有參照國務院的機構改革模式成立食藥局,而是采用市場局模式。

所謂市場局,指的是將工商、質監等市場監管部門合并成一個部門,借此統一市場監管。問題是,要不要把專業性更強的食品藥品監管也納入其中。從全國層面上看,深圳、浙江、天津、遼寧、吉林、上海浦東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武漢東湖新區等地都相繼實施了市場局改革。

一場改革還沒有完成,卻嫁接了另一場改革,這不可避免地招致種種矛盾和亂象。

——2014年7月30日,工商、質監、食藥“三合一”的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省級市場監管機構。但幾乎與此同時,各省都傳達了據稱來自國務院的有關食藥體制改革的批示,要求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此前下發的文件,市級食藥監管機構必須獨立設置,縣級已經“三合一”的暫時保留等五點意見。

——2014年6月10日,此前盛傳要采取市場局模式的江蘇省,印發了《市縣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要求市、縣(市、區)單獨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食品藥品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然而,近來江蘇省內突然又瘋傳縣區一級將實行三局合一的市場局模式,這導致一些市縣的食藥部門負責人聯名向省里和國務院寫信,陳述自己的觀點。

——2014年7月初,在浦東新區試點了市場局模式之后,上海決定在8個中心城區,推廣浦東經驗,搞工商、質監、食藥、物價“四合一”的市場局模式。然而7月底發生在上海的福喜事件導致有一種聲音認為,這是地方食藥改革冒進和不平穩過渡產生的問題。

地方政府為什么會在食藥改革中引入市場局模式?在市場局模式下,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是被強化還是被削弱了?未來的食品藥品監管將何去何從?南方周末記者就此采訪了11個?。ㄊ校┑氖乘幈O管部門和市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