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謀策】別讓民主推薦變成強奸民意
神圣的“民主推薦”程序,被任意糊弄的結果就是“用錯一個人,打擊一大片”。想要“用對一個人,激勵一大片”,就不能不從制度層面壓縮民主推薦的“被操弄”空間。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郭嘉越
建議剛性細化民主推薦之必經程序,組織部門派人全程參與監督下屬單位民主推薦全過程。
周末聚會,席間有人提到施曉川先生的《民主推薦之疑》一文(詳見2014年8月21日《南方周末》自由談),覺得頗有共鳴然意猶未盡,恰座中有幾位在基層或組織人事部門浸潤多年的同學對此頗有感觸,遂談及基層和外地領導操控“民主推薦”之種種“技藝”。
——泄密縱容拉票。單位某中層職位出缺,若內部替補,一般會有民主推薦環節。但何時啟動?有哪些程序?哪些人參加投票?這些都在操盤者(“一把手”或人事主管)的“運籌帷幄”之中。加上現在文件規定嚴厲打擊各種“拉票”行為,故一般人不敢公開拉票。而操盤者“欲成其事”,就會把上述機密透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