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科長來“挖礦”
政府內部公文情況更糟,其實大家每天跟公文打交道,其中道道都熟悉,何必都繃著,一邊制造八股,一邊深受其害。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機關傳閱公文,大多數人只看秘書科長劃過線的部分,其余一翻而過。誰都知道一道公文,管用的就幾行字,大多數內容是“陪綁”。穿靴戴帽不必說,部署工作部分誰見過少于或等于兩個“要點”的?有幾個一頁的公文?筆者曾參與制發一公文,正反打印確實只有一頁,可是自己看看也“另類”,就單面打兩頁。公文提倡“撈干的”,其實頂層是多有先例的,如國務院為控房價發的好幾個“國幾條”,效果不必說,條條可操作,條條有響動。劉邦進咸陽,與民約法三條也就夠了。當然我們也不贊成道家說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該發的文還得發,不必說的“陪綁”部分就免了吧。我發現,現在政府直接面對民眾的公文往往比較接地氣、少廢話、能看懂。政府內部公文情況更糟,其實大家每天跟公文打交道,其中道道都熟悉,何必都繃著,一邊制造八股,一邊深受其害。要不就直接標上著重號,免得秘書科長在里面“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