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拼下半輩子:三代足球人的理財軌跡
在這個足球與金錢高度結合的年代,足球已然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造富機器,梅西、C羅等巨星一周的薪水,普通人十年都掙不上。在這個金錢永不眠的綠茵場上,我們將目光投向中國的職業足球運動員這個特殊的群體,雖然他們當中不乏有人一球成名、一夜暴富,但更多的人卻沒什么名氣,他們默默領著薪水,默默踢著球,直到告別綠茵場的那一刻才突然發現退役后的日子還沒有著落。
說職業球員這一群體特殊,是因為職業足球殘酷的競爭環境和短暫的職業生命,是因為職業球員退役后所面臨有限的擇業范圍,是因為有太多球員理財失敗的經歷告訴我們生活的不易。本篇報道中,我們先后采訪了謝暉、孫吉和周通,寄望通過老、中、青三代球員的理財故事,發現一些共性,為職業足球人乃至職業體育人尋找到開啟新生活的鑰匙。
(圖片來源:YY-東方IC)
謝暉:足球只能賺到半個身家
謝暉今年虛歲四十,從1993年作為球員代表上海申花比賽,職業生涯16年。其后,他擔任過申花俱樂部的新聞發言人,客串過電視臺的足球節目主持人,現在是申花青年隊的主教練。
看起來20年不離足球的他,卻說自己身家只有一半靠足球賺來。“從很早以前我就對投資充滿興趣,第一次買股票是18歲。”
從成為職業球員的那一刻起,謝暉就開始了炒股生涯,一直到現在他最關注的投資方向還是在股市里:“現在股市點位這么低,算是個不錯的時機。”問他收獲如何?他卻說:“要放長遠來看,不要計較一年兩年,從我18歲進入股市到現在看,當然是賺的,而且賺了很大一筆。”
事實上,謝暉的投資非常廣泛,除了股票,謝暉還曾涉獵不動產。談起投資不動產,謝暉頭頭是道:“即使是投資不動產,也不僅僅是買房子這么簡單。房地產股票、商業地產,甚至在資金流動方便的當下,境外房地產項目的投資也很有可操作性。”謝暉本人在歐洲就曾有房地產方面的投資。
正是由于在踢球之余有意識地投資理財,現在的謝暉才能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簡單,卻很從容。在謝暉看來,有了良好的經濟狀況,除了能讓自己生活更舒適以外,更是讓自己有余力投身愛好的有力保障。在國內,做一名基層足球工作者,有時候可能很難養活自己。
2013年,謝暉開著他的銀色奔馳跑車去幸運星足球俱樂部位于上海市郊的訓練基地上班,月薪據說只有7000元。但謝暉并不在乎這些,他始終把“對足球的熱愛”掛在嘴邊,并不認為這是一份謀生的工作。“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持自己的愛好真的很重要,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謝暉說。
如果沒有通過投資理財積累財富,謝暉現在又會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呢?對于很多足球運動員當打時風光,退役后窮困的狀況,謝暉笑著說自己沒有碰到過:“當年怎么花錢,現在也不會降低標準吧。我在做球員時期就開始有針對性地投資,退役后仍然保持了這樣的狀態。”
不過,謝暉的言語中也透露出一絲擔憂,他坦言:“即使是頂級球員,巔峰狀態能保持10年就非常了不起了,在足球領域里真正‘來錢快’的也就這幾年。球員當中一夜暴富,揮金如土卻后繼乏力的例子還少嗎?花錢誰不會啊。”
的確,足球運動員從來就是一份仰仗青春的職業,在平安人壽業務總監吳晉江看來,這一群體有兩個特點:一是運動周期短,二是退役后擇業范圍較窄,所以需要很好的理財規劃。
“但可惜的是,國內在球員成長階段,關于理財方面對球員的教育幾乎為零。”謝暉對此也感到很遺憾,“尤其是像境外投資這種操作風險較大的項目,新手就不要貿然嘗試。這類投資除了信息渠道,也對投資理財的知識儲備很有要求。”
在謝暉的投資歷史上,他跌過的最大一次跟頭是“借貸去投了一個項目”,“當時及時保本并不難,但最終人還是貪心了,存了一絲僥幸心理。”于是這件事被他當做教訓牢記,投資不借錢。“很多人不把貸款那點利看在眼里,覺得8%算什么,如果項目賺錢,兩個星期就回來了……但萬一沒有那個如果呢?投資不是投機,不能用賭博的心態去賺錢。”
那么新手應該最先嘗試什么樣的投資和理財呢?謝暉認為,投資理財的意識還是應該從小培養。“投資需要先好好學習,再慢慢嘗試,兩眼一抹黑就瞎投資,賺錢難,虧錢還不容易嗎?”或許作為中超聯賽冠名商的中國平安未來能在這方面給予球員一些幫助。
(圖片來源:大川-東方IC)
孫吉:不去賺最后的15%
在球員生涯中,孫吉一帆風順,在青少年隊時踢球就拿了全國冠軍,進入職業聯賽后,又拿了聯賽冠軍,并多次入選國家隊。直到退役,除了在遭受傷病困擾的時間,他都牢牢占據了主力的位置。
然而31歲時,他選擇了退役。
退役后的孫吉并沒有為生計所困,而是開了一家文化體育產業公司,推廣健康產業,主要是服務高端客戶。按他的話來說,目前公司運轉情況良好,逐步擴張。
“我一直對投資理財這些東西很感興趣。”孫吉說,在踢球之外的時間,他最感興趣的就是投資理財,那時,隨著他名氣變大,認識了很多朋友,其中不乏金融人士,也正是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他一步步開始了自己的投資之旅。
“說實話,就是趕上時代好,政策好,房價也低。”孫吉有時候覺得自己運氣好,他說,那時只要隨著大流,怎么都會賺。
從2002年開始,孫吉就開始投資房產。他說,他當時買房是受隊里幾個老大哥的影響,這幾人分享了很多經驗給他,于是他開始跟著買。雖然他講得很低調,但依然可以從他的話中窺探一二。從最初不看地段啥房都買,到后來看地段才投資。雖然沒說自己買了多少套房,但反正是賺了不少。
投資房產的時候,孫吉開始投資股票。趕上了好時候的他,遇到了中國股市最好的年代,基本上是買什么賺什么。
偶爾也有驚險的一刻。比如5.30股災,一時間股票蹭蹭往下跌。“那時的確股票虧了不少,但幾個月后又漲回來了。”孫吉說,那時他還趁機抄了個底,補了不少倉。但他也說,那時可能也是經驗不足,所以不太害怕。
雖然強調自己趕上了好時候,但事實上,孫吉投資卻非常穩健。當股市六千多點時,他拋了手頭幾乎全部股票,從股市里退了出來。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股市一路跌破3000點,直到現在都沒恢復過來。在2013年的時候,他又把自己手頭的房子幾乎全部沽清。
“當限制房產政策一出來,我就覺得房產投資到底了。”孫吉說,于是他開始逐漸出手自己手中的房產,現在的局勢也證明他的判斷,房子已經從住宅投資轉型到住宅消費。
孫吉說,自己投資理財的信條是不去賺最后的15%。“我這人沒別的本事,就是跑得快。”他說,打個比方,如果為了最后的15%,很可能是15%沒賺到,反而虧掉30%,這樣看來,那損失就不是15%,而是45%。孫吉用了他沽清股票的事情來打比方,那時股市紅火,六千多點高位時,他已經覺得隱隱不對,而身邊擅長投資的朋友也勸他拋掉股票,跟很多人希望等等看風向再說是不同的,他沒怎么猶豫,就把手頭的股票沽清。
“反正我已經賺了不少了,就不要再去貪心了。”孫吉笑著說,他在球場上的特點就是跑得快,在投資上也是這個風格。
退役后的孫吉,已經成功轉型成為一名商人,踢球時的財富積累加上公司的盈利,足夠他現在能夠從容舒適地生活。
“像孫吉這樣成功的球員接下來應該開始考慮資產該如何保值,”吳晉江說,“建議事業初成的中年人,做好人身風險的規劃,以保證后半輩子不會因突如其來的風險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
(圖片來源:佚名-東方IC)
周通:10年把下半輩子的錢掙出來
關于未來退役后的打算,這個問題似乎對1990年出生的山東小伙周通來說還早了點。
現效力于大連阿爾濱的周通,從小就顯露出做生意的天賦。16歲的時候,周通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份薪水,那時他在河北體工大隊。“錢不多,就300塊,但小伙伴們都還是羨慕得緊。”周通回憶起當年依然覺得挺自豪,畢竟那時同齡人們還在問家里人要錢。盡管只有300塊,小伙子還是努力攢錢,也算有了幾千塊積蓄。但后來,他發現這樣攢錢太慢,于是把腦筋打到了隊里發的訓練服上。
“我們那時衣服發得挺多的,還都是運動名牌,其實也穿不完。”周通戲稱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投資理財。當時,他和自己的好朋友,現在同在中超踢球的吳曦合開了一家網店,專賣穿不完的運動服。到后來,由于兩人上場時間越來越長,沒空打理只能關掉時,周通算一算,賺了好幾千塊。
球越踢越好的少年,一路從梯隊踢到了中乙,又從中乙踢到中甲,最后踢到了中超,當上了球隊主力,成為國內的一線球員。
自然,薪水水漲船高。但踢球的薪水負擔起買房買車來還是有些吃力。
20歲時,還在中甲踢球的周通,算算口袋錢夠了,第一件事情是給父母在山東換了一套大房子,換了一輛車。2013年時,他給自己在大連買了房和車,加上裝修的錢,終于讓他有了點“入不敷出”的感覺。
“不是說一點錢都沒了,但的確有點壓力。”去年的買房、裝修和買車讓24歲的周通已經有了緊迫感。“基本上來說,我們踢球能賺錢就這10年時間,得用這10年的時間,把下半輩子的錢給賺出來。”更讓他有緊迫感的是,現在球員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不小心,被人取代了主力位置,收入頓時就會少一大截,球員的傷病也會讓他擔心,畢竟,萬一運氣不好,一個賽季就會報銷,甚至球員生涯都有可能斷掉。
每每想到這些,周通心里就不由得一緊,最多10年的時間要掙今后四五十年的生活費,如果單純依靠踢球的薪水和獎金,這個目標看上去又似乎那么不切實際。
起初,周通選擇了節儉。“可能我父母都是老師的關系,從小管我就嚴,我也不太喜歡買奢侈品,自然也攢得下錢來。”周通說,每次踢球的薪水和贏球后的獎金,他大部分都寄回給父母,讓他們幫忙保管。但對于投資和理財,小伙子并沒有涉及太多。周通掰著指頭算了算他目前的理財和投資,除了給自己買了一份保險外,他唯一的理財產品,就是給自己買了一個定投的基金,這個基金是因為他老去銀行存錢,被銀行的工作人員勸說買下的,據他說,能保本,但賺的錢有限。有時候也會購買一些短期的理財產品,“不過房子也算是投資吧?”周通反問。
現在,周通對于理財的需求更加迫切,過去前輩們的經驗教訓讓像他一樣90后球員對錢的規劃更加明確。周通說,至少他身邊的球員,都有意識地在為后半輩子做打算。不過,由于缺少理財知識,像周通這樣90后的球員除了儲蓄和投資不動產,似乎找不到其它好的投資辦法。我們咨詢了平安銀行的客戶經理,她建議,在股市并不景氣、通脹日益加劇的環境下,選擇性地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可為未來生活積累財富。
回到開頭的問題,“未來什么打算?”周通先是笑了一會兒,然后很認真地說,現在首先要把球踢好,爭取早日進入國家隊,盡管現在沒有女朋友,但他很想在30歲之前完成結婚生子的計劃,退役后以家庭孩子為重,畢竟從小就離開家人,沒有完全體會家庭的那種幸福感。“近期的理財計劃就想買個商鋪,要沒全款就貸款吧,有機會的話想開個類似漢堡王、巴黎貝甜之類的連鎖店。”周通說,他對這類連鎖店已經留心很久了,覺得比較穩定,打理起來相對輕松,比較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