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提前9年出獄牽出案中案獄權尋租
我國有30萬監獄警察,他們監管著全國680所監所里170多萬名在押犯人。監獄系統全面掌握著減刑假釋的提請權,而監獄作為封閉的司法系統,哪些人該減刑,如何減刑,外界根本無從監督。從犯人進入監獄開始,調監、勞動工種安排、探親會見、疾病傷殘鑒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每一個環節監獄長都能將其變現。
責任編輯:呂宗恕
從犯人進入監獄開始,調監、勞動工種安排、探親會見、疾病傷殘鑒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每一個環節監獄長都能將其變現。
在我國,監獄系統全面掌握著減刑假釋的提請權,而監獄作為封閉的司法系統,哪些人該減刑,如何減刑,外界根本無從監督。
如果外逃的健力寶集團原總裁張海被抓獲,恐怕他要重回監獄,補回他利用欺騙手段逃避的9年刑期。
一審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的張海,先是在看守所中靠假立功減了5年刑期。之后,他又在監獄中先后2次偽造重大立功事實而提前4年多出獄。
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為期半年的排查中,通過捷徑“越獄”的711名罪犯已經被檢察機關建議收監。這711名罪犯主要涉及職務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其中有76名廳局級干部。南方周末記者試圖復盤張海“越獄”案以管窺中國監所中權貴與獄官勾連運作的邏輯。
目前,我國有30萬監獄警察,他們監管著全國680所監所里170多萬名在押犯人。像張海這樣的罪犯是如何越過國家在監所里設置的重重防線“越獄”?最高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廳廳長袁其國說:“從薄弱環節來看,就減刑、假釋而言,主要是計分考核、立功受獎環節,容易出現假計分、假立功等問題;就暫予監外執行而言,主要是疾病診斷鑒定環節,容易出現假鑒定等問題。”
運作“越獄”
這一次,“氣功大師”、健力寶集團原總裁張海金蟬脫殼3年后才被外界獲悉。事實上,剛被收監,他就有“越獄”的盤算。
2007年2月,張海因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被佛山市中院判處15年有期徒刑。二審時,因有立功情節,刑期縮減5年。
張海的立功情節是在看守所里舉報了同監倉的獄友犯罪情況。而這條立功的線索,是張海律師徐玉發花3萬元錢從看守所里負責“深挖擴線”(即警方通過安排獄偵耳目進行偵查)的羅建能處購買的。為方便張海檢舉,羅還特意將涉嫌搶劫的犯罪嫌疑人張豐調至張海同一監倉。
嘗到立功的甜頭后,張海一入獄便開始策劃下一步減刑。監獄里的第一次減刑,手法和看守所里如出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