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巨資投環保,“近零排放”遭質疑玩不起的火電減排新術

面對全國范圍霧霾天,火電“近零排放”改造正由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省市向全國蔓延。然而,這種被認為既降低煤耗,又環保的做法卻面臨嚴重分歧。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孫然 李雅娟 楊國要

“近零排放”在實際操作中面臨嚴重分歧。 (CFP/圖)

面對全國范圍霧霾天,火電“近零排放”改造正由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省市向全國蔓延。然而,這種被認為既降低煤耗,又環保的做法卻面臨嚴重分歧。

盡管神華、浙能等幾家示范企業在火電廠節能減排中取得了很好效果,但由于自身發展考量以及大規模投資的壓力,“近零排放”的大規模推廣仍值得商榷。

開創“新紀元”還是提法“不科學”

當下國內火力發電領域,正刮起一股“近零排放”的旋風。

2014年8月15日,在距離北京市區三十余公里的燕郊鎮,神華集團下屬的國華三河電廠通過了河北環境監測中心的檢測,數值顯示,遠低于燃氣輪機發電(以下簡稱“燃機發電”)的排放規定。

“近零排放”是相對于燃機發電排放而言。目前,燃機發電的排放標準為:煙塵小于5mg/m3,二氧化硫小于35mg/m3,氮氧化物小于50mg/m3。截至目前,燃機發電的排放標準是國內最嚴格的。

此前,包括浙江嘉興電廠8號、7號機組、神華國華舟山電廠4號機組等多臺機組,紛紛宣稱達到了“近零排放”或“超低排放”的目標。據了解,火電“近零排放”改造之風正由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省份向全國蔓延。

然而,這種被認為既降低煤耗又環保的做法卻面臨嚴重的分歧。

以環保部、浙江省政府以及神華集團、浙能集團等為代表的支持派,認為這種能讓煤炭燃燒達到甚至超過燃氣標準的舉措,在改善大氣環境的同時,也給國內火電市場帶來新變化。

曾參加神華三河電廠1號機組環保改造座談會的一位專家甚至指出,應把這項措施納入國家宏觀規劃之中,正式成為標準在全國推廣。有媒體稱,此法開創了燃煤發電企業“清潔高效”利用的新紀元。

不過,以中國電力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為代表的反對派,對此持有異議。

在其最新發表的《煤電近零排放不科學》一文中,王志軒認為“近零排放”的提法“不科學&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