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威尼斯電影節】在恐懼與沉默中喪失記憶 非虛構電影《沉默之像》
阿迪見到的幾乎每一個行兇者,談起當年的殺戮行為都眉飛色舞。但當他話鋒一轉,“你認為自己做得對嗎?有沒有什么時候想想,自己也許錯了?”行兇者們或是避而不談——“你問得太深了,那是政治”;或斬釘截鐵:“他們都是壞人,該死?!睕]有一個人認為自己錯了,也沒有道歉。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實習生 喻冬宇
“1965年,你在印度尼西亞嗎?”阿迪邀請各村老人來家里驗光配鏡,開場他都會假裝不經意地問這一句。原本還在說笑的老人,立即臉色大變,陷入沉默。1965年,印尼反共清洗,近百萬人被屠殺。老人中偶有一兩個愿意說點什么,聲音依然顫抖,盡管事隔已近50年。
阿迪見到的幾乎每一個行兇者,談起當年的殺戮行為都眉飛色舞。但當他話鋒一轉,“你認為自己做得對嗎?有沒有什么時候想想,自己也許錯了?”行兇者們或是避而不談——“你問得太深了,那是政治”;或斬釘截鐵:“他們都是壞人,該死。”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錯了,也沒有道歉。
“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沒有發生……你,問得太多了。”
44歲的印尼人阿迪一直在不停追問,1965年,印尼到底發生了什么?他想聽到殺人者的道歉。
1965年至1966年,以蘇哈托為首的印尼軍隊組織了反共清洗,以推翻傾向共產主義陣營的蘇加諾政府。這場反共清洗最后演變成了一場大屠殺,近百萬被懷疑為“共產主義分子”的人被投入集中營,再一車車運到北蘇門答臘省省府棉蘭附近的“蛇河”邊,統統殺掉。
阿迪是出生在大屠殺之后的印尼新一代。他驚訝的是,殺人者對那場大屠殺侃侃而談,像英雄一樣帶著炫耀;而大部分幸存者、目擊者,卻因為恐懼保持沉默。他決定站出來,和那段歷史對質。
阿迪是非虛構電影《沉默之像》的主角。2014年9月6日,美國紀錄片作者喬舒亞·奧本海默拍攝的這部影片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沉默之像》是非虛構電影《殺戮表演》的續篇。2013年,《殺戮表演》入圍第63屆柏林電影節“電影大觀”單元,獲得了完全由觀眾投票選出的觀眾大獎,隨后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南方周末2013年2月以“他們對謊言上癮”為題報道)。在《殺戮表演》中,奧本海默關注的是殺戮者,他“再現”了以安瓦爾·岡戈為代表的殺戮者在1965年印尼反共清洗中的屠殺行為。
《殺戮表演》的影響力超乎奧本海默預料。很長一段時間,印尼政府都對1965年的那段歷史避而不談,當年的屠殺者甚至享受著英雄一樣的待遇,在各級政府部門身居要職。2013年,在奧斯卡宣布《殺戮表演》入圍最佳紀錄片后,印尼時任總統蘇西洛的新聞發言人終于公開承認,“1965年的‘反共清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