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都是不發月餅惹的禍
民間中秋食用月餅以慶祝節日,屬于傳統,但以月餅當禮品,已異化成了陋習,為腐敗利用也并非始自今日。一個月餅,包裝成福利,鬧出這么大的風波,八月十五的詩情畫意,竟淪為“海上升月餅,天涯共此時”了,坦率地說,這不科學,也不斯文。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今年中秋節八卦橫行,月餅竟然搶了月亮的風頭,真是掃興。自古以來,事涉中秋的詩詞歌賦,詠月亮的比吃月餅的多了去,現在月餅竟然僭越,從文化和情懷兩方面看,都屬于退化,讓人不禁要興今不如昔之嘆。更何況,按目前飲食科技的標準,高熱多糖的月餅,真談不上健康。
這都是月餅與福利勾搭、發生不正當關系的錯。歪風起于青萍之末,據說,“一些單位中秋節的二斤簡裝月餅沒了”,而這是&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