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40911)
米塞斯說:“美國人之所以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更富裕,乃是因為,他們的政府在炮制阻礙企業發展的政策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政府動手更晚?!?/blockquote>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石越婕
N0.1 中國已掉入內生性低生育率陷阱
《南方都市報》 2014年9月6日 穆光宗
(原文摘編)中國已經掉入政策性和意愿性疊加的雙重超低生育率陷阱。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我國育齡婦女的平均生育水平只有1.22,2010年更是只有1.18。
經過三十余年一孩化的生育嚴控,中國產生了至少1.5億個政策性獨生子女高風險家庭,嚴重削弱了傳統家庭養老的人力基礎。中國已經進入人口學意義的“風險社會”。
中國人口虧損、人力短缺問題已經逐漸顯化,2012年,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減少了345萬,2013年進一步減少244萬,這是過去長期的低生育率后果,而且表現出長期的勞動年齡人口萎縮趨勢。
所以,為遏制人口衰退趨勢,應當機立斷,全面開放生育并鼓勵二胎(今后可能獎勵多胎),還權于民,造福國家。
不過,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孩子的養育成本越來越高,直至很多家庭不堪重負、望而卻步。這從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后各地符合條件的家庭糾結于生還是不生、對政策并沒有做出熱烈回應的情勢來看,中國已毫無疑問進入了內生性低生育率陷阱。即使普遍開放二胎,生育率也一定在更替水平之下。
人口政策轉變之困的根本在于迄今尚未擺脫“負人口觀”的窠臼,始終沒有在意識深處清除人口多是壞事、人口增長是負擔和壓力這種消極悲觀又根深蒂固的錯誤看法。其實,人口是人力和人才產出的母體,是一切資源中最可寶貴的資源,具有能動性、創造性和再生性,人口是人的集合,而人是天地之秀,是世界上第一寶貴的。
中國需要早日端正對人口價值、人口優勢、人口力量、人口貢獻的看法。正如中國沒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也沒有任何一個同胞是多余的。天地之大道曰生,文明之大道曰育,對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我們都應該敬畏和歡喜。
(作者系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
【推薦理由】國家衛計委數據,目前中國符合單獨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共1100多萬對,截至2014年5月31日,申請再生育的單獨夫婦僅27.16萬對,占比不到3%!
N0.2 刺激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