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刪了什么,加了什么
從“總體方案”到“實施意見”,意味不是全面整體的改革設計,“由此可見方案出臺有多么不易”?!罢锌挤蛛x”實際是要革招生辦的命,一些反對者提出,改革動作大了怕出亂,影響社會穩定。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邵克
2014年2月26日,某校高考百日誓師,學弟妹為高三學長加油鼓勁。高考改革,則要給學生減負。
從“總體方案”到“實施意見”,意味不是全面整體的改革設計,“由此可見方案出臺有多么不易”。
“招考分離”實際是要革招生辦的命,一些反對者提出,改革動作大了怕出亂,影響社會穩定。
醞釀十年,高考改革的面紗終于揭開。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跨出了半步。”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謝小慶說。有人覺得欣慰,“終于走了半步”。也有人覺得失望,“只走了半步”。
謝小慶說自己是屬于“欣慰派”。比如將高職院校實行分類考試,逐步取消高校錄取批次等,這樣的改革方向與學界多年來呼吁的目標一致。
“失望派”最大的遺憾則是,2013年曾寫入方案的“招考分離”,最終沒有體現。
從2013年11月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原則通過,十個月內,經過多次大幅修改,到問世時,高考改革方案已大不相同。
連名稱都改了
最明顯的外在變化,就是連名稱都改了。
2013年12月6日,《中國教育報》披露方案的部分內容時,還叫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教育部的官方說法、副部長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的表述也都是“總體方案”。
一位參與方案前期起草工作的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前期每次內部征求意見時用的都是“總體方案”,不知何故最后成為“實施意見”。這位曾在教育行政系統擔任過司局級干部的專家說,一般國務院出臺的工作部署文件,很少叫“實施意見”。
另一位參與過文件起草的專家認為,叫“實施意見”,意味不是全面整體的改革設計,在范圍、深度、約束力方面都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