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觀眾丟進共有困境和恐懼伊朗電影的國際化方法
2014年9月6日,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落下帷幕,伊朗導演洛珊·班尼蒂瑪執導的電影《故事》獲得最佳劇本獎?!啊豆适隆防锾接懙氖侨蛐詥栴}:毒品、生活成本、社會福利……這些能讓更廣泛的觀眾共鳴?!敝劣诎嗄岬佻攲w制的抵抗態度,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相信反抗的目的就是帶來希望?!?/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蕾 李宏宇 李曉婷 實習生 喻冬宇 何艾琳
伊朗影片《墨爾本》是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影評人周”的開幕片。它是伊朗“80后”導演尼瑪·賈瓦迪的處女作,想要講的是“人性的不可預知”。
2014年9月6日,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落下帷幕,伊朗導演洛珊·班尼蒂瑪執導的電影《故事》獲得最佳劇本獎。
班尼蒂瑪是伊朗為數不多的女性導演。她被稱為伊朗電影界的“第一夫人”,源于她的“斗士”形象——為了反抗內賈德時期嚴苛的電影審查制度,有八年時間,班尼蒂瑪只拍紀錄片。直到2013年6月,伊朗新總統哈桑·魯哈尼上任,對電影審查更寬松,班尼蒂瑪才重新拿起攝影機,拍攝了《故事》。
在伊朗,電影審查從劇本創作階段開始。有些鏡頭絕對不能出現,比如男女親吻。電影制作完成,會有審查員逐條審查,看成片是否按審查后的劇本拍攝。“有時,審查委員會中的一些人會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