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風暴”為什么刮不掉積弊

讀審計報告,年年歲歲弊相似,歲歲年年量不同;審計機關苦守門,腐敗依舊笑春風?!绑w制”與“機制”問題是歷年審計報告的高頻關鍵詞,體制調控宏觀,機制約束微觀,問題非常清楚,只待對癥下藥。
經世濟民
    * 基層靠上級權力生存,機關靠基層經營活動實現部門利益,這是公開的“秘密”。
     企業老總個人獨裁加上道德敗壞,以權謀私的門戶洞開,按程序“偷盜”,依“法”腐敗,暢通無阻。
    沒有剛性的體制與機制約束,誰會積極主動地干那種出力不討好,自縮自由裁量權和資金調配權等實權的“傻事”呢?*


    李金華審計長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上作的《關于200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披露的問題的類型與往年大同小異,其中一些問題屢糾不改。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連續多年的“審計風暴”刮不掉積弊呢?
    財政預算粗放是計劃體制遺留的積弊。審計報告多次提出財政部和幾十個部委要“細化預算”的審計建議,為什么總是不被接受,并將應納入財政預算的資金納入預算呢?原因有三,一是觀念難變,二是粗放預算存在慣性,三是部門利益和官員行政偏好作怪。說白了,如果徹底細化預算,財政部門和各個行政主管部門財務機構預算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周密性提高,編制預算難度和工作量加大,預算管理部門及其公務員調配財政資金的隨意性和自由裁量權縮小。沒有剛性的體制與機制約束,誰會積極主動地干那種出力不討好,自縮自由裁量權和資金調配權等實權的“傻事”呢?
   “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存在項目交叉重復,資金投向較為分散,部分項目計劃與實際需要脫節,部分資金在當年未撥付使用”。這是官僚體制下行政管轄權條塊分割,職能交叉,各自為政,部門單位利益驅動和官僚主義在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管理使用中的具體表現。例如,同一個山脈或流域的治理,林業部門申報天然林保護或退耕還林,水利部門申報水土保持或水源涵養,環保部門申報動植物保護,旅游文化部門申報風景名勝區保護或森林公園建設,地方政府還可以申報山區扶貧。從單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看,都是可批性項目,申報和審核程序合理合法,“條條”與“塊塊”各有自身利益,各有各的道理。除了沒有部門利益且能看到各個系統資金流向的審計機關,“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各行政主管部門誰愿意管?
    審計報告披露,國家發改委存在未經國務院審批調增大額投資、尚未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便下達投資計劃,環??偩?、煙草專賣局、民航總局等3部門多報多領財政資金、南水北調辦等33部門擠占挪用財政資金和其他專項資金、供銷總社等15個部門截留少報和轉移資金、衛生部等12個部門違規收費??磾底?,觸目驚心,問題根子還在“條條專政”加“部門利益驅動”上。多年來,財政、計劃和各個經濟社會綜合主管部門以“二政府”自居,單獨或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同時具備規章制定、行政審批、資金調配、行政監督等“全權”,綜合部門也樂于越過同級人民政府充當“特命全權大使”,號令地方,指揮各個專業主管部門,沒有分權制衡,自己監督自己,“條條專政”可以隨意滿足部門利益沖動。審計部門在檢查綜合部門時經常遇到一種尷尬,某些行業政策和業務規則都是綜合部門自己制定,自己運行。警察如何糾察自定交通規章的司機?細心的讀者請注意,審計署給中央有關部門指出的某些問題并非違法亂紀,而是“不應”、“應當”、“未經”、“未及時”等數額較大的不合理、不經濟、不適當、低效率等行政不當行為。審計報告揭露的31個中央部門所屬單位存在的嚴重違法亂紀行為實際上是“條條專政”和“部門利益驅動”在政府機關直屬單位的表現,政企政事不分,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自辦經濟實體與主管部門結成利益共同體,基層靠上級權力生存,機關靠基層經營活動實現部門利益,這是公開的“秘密”。
    至于股份制銀行和大型國有企業存在的決策失誤、經營風險、弄虛作假和腐敗現象,專家學者討論了多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最要命的“病灶”有二:一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空轉”,導致企業老總個人獨裁;二是企業老總的道德風險。人治前提下的各種規章制度都可以成為管人不管自己的操縱工具,目的性任意架空既定程序。企業老總個人獨裁加上道德敗壞,以權謀私的門戶洞開,按程序“偷盜”,依“法”腐敗,暢通無阻。
     讀審計報告,年年歲歲弊相似,歲歲年年量不同;審計機關苦守門,腐敗依舊笑春風?!绑w制”與“機制”問題是歷年審計報告的高頻關鍵詞,體制調控宏觀,機制約束微觀,問題非常清楚,只待對癥下藥。
    (作者為審計工作人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