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滅的多極化歐元示弱后,人民幣何去何從

2014年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戰略性重構的一年。在眼花繚亂的地緣沖突、人倫悲劇和經濟金融博弈中,世界并沒有如戰略家和經濟學家所普遍預測的那般真正走向多極化,而是恰恰相反。隨著美日關系、美歐關系的重塑,多極化格局消解,全球政經秩序正在發生巨大而深遠的變化。

責任編輯:王小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年9月,德國法蘭克福,歐洲央行新總部大樓前。9月4日,歐洲央行再度下調三大利率,同時單方面宣布啟動資產購買計劃。 (東方IC/圖)

隨著美日關系、美歐關系的重塑,多極化格局消解,全球政經秩序正在發生巨大而深遠的變化。

2014年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戰略性重構的一年。在眼花繚亂的地緣沖突、人倫悲劇和經濟金融博弈中,世界并沒有如戰略家和經濟學家所普遍預測的那般真正走向多極化,而是恰恰相反。

本輪全球性經濟危機,顯著的削弱了日本及歐洲的相對國際競爭力,這表現為日本和歐元區被迫犧牲本幣幣值及國際交易屬性來刺激脆弱的經濟。結構上,日元和歐元先后被迫放棄與人民幣的結盟,轉而接受美元的匯率救助。

最新的變化來自歐洲。隨著2014年9月初歐洲在美國幫助下的重新定位形成雛形,全球政治經濟與金融秩序正在發生巨大而深遠的變化。

歐洲政策轉向

繼2014年6月1日歐洲央行宣布史無前例的負利率政策之后,9月4日再度下調三大利率,同時單方面宣布啟動資產購買計劃。歐盟之內,法國宣布放棄歐盟制定的2014年赤字削減計劃,德國對南歐國家強烈的反緊縮主張采取了事實上的默許,甚至允許第三輪談判中進一步減免希臘債務。

這意味著,實施4年的強硬的“德國路線”在不斷弱化,歐元區宏觀經濟政策正從“寬貨幣+緊財政”向“更寬貨幣+松財政”轉向。更寬貨幣,是說歐洲央行正以“無底線”的姿態加速和擴大貨幣寬松,而松財政的涵義,是指歐盟委員會松綁成員國尤其是一些南歐國家的赤字削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