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什么“史學危機”

所謂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一個共識還是存在的,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夠悟出人生的真諦,能夠充分認識“自我”,從而超凡脫俗得大自在,獲得精神上的“完滿”。這

責任編輯:劉小磊

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高毅。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學歷史有什么意義?這個問題前些年經常要講,尤其需要在歷史系新生開學典禮上講,但如今好像不怎么需要了。為什么?因為前些年大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經濟方面,要抓住機遇盡快脫貧,結果歷史學這種來不了錢的學問就被冷落了,學生不愿來學,不少歷史學者和教師轉崗的轉崗、下海的下海,人們驚呼“史學危機”,弄得大家很緊張。幸好這狀況也就持續了那么十來年,爾后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歷史學在中國又悄悄熱了起來,主動要求學歷史專業的青年才俊越來越多,人文歷史知識培訓的社會需求也在迅速高漲。

其實,當年那種“史學危機”的說法,在我看來根本就是胡謅,哪里會有這樣的事。須知這是在中國。中華文明最大的特點,就是上下五千年一直沒斷過。這在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為什么沒斷過?原因很多,最關鍵的,是中國人多而且文化強,或者說中國的文明很強勢。中國人可以被外族打敗,實際上也屢次被打敗過,但無論什么外族,一旦入主中原,就注定要被中國人同化,就注定要變成中國人。

何以中國文明如此強勢?根本的原因,竊以為就在于中國人特別重史。侵入中土的游牧民族面對中國史籍的浩繁與精深,一定是忐忑和敬畏的,有點像侵入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突然撞見莊嚴巍峨的天主教堂。歷史在中國,就是一座神圣的殿堂。歷史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性,就如同天國之于上帝的信徒。何以如此?想來可能是這么個道理:人生苦短,人類有意無意都渴望得到某種“永生&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