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人脈,敗也人脈——郁知非沉浮錄
一些與郁知非相熟的朋友認為郁知非在上海的人脈連累了他,不然不致鋃鐺入獄;另有朋友則反駁,沒有這些人脈,郁知非也就無法成為上海灘的足球大亨和F1教父
經過半年的沉默,上海灘曾經的體壇大亨郁知非終于有了官方結論——5月21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在擔任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兼總經理和上海申花國際貿易公司董事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侵占俱樂部、公司資金,用于支付個人購房款等?!?BR> 這一結果多少有點出乎意料,作為被“上海社保案”牽涉進去的官員,其問題卻和社保案無關。
一些與郁知非相熟的朋友認為郁知非在上海的人脈連累了他,不然不致鋃鐺入獄;另有朋友則反駁,沒有這些人脈,郁知非也就無法成為上海灘的足球大亨和F1教父,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不過,這一切都和郁知非無關了。知情人說,已經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他目前正被關押在安徽的某個地方,靜靜等待著司法機關對他的處理。
曾經躊躇滿志 圖/嚴志剛
插隊青年
早年的郁知非十分普通,生于1952年的他,是上海市盧灣區人,“文革”爆發時,剛剛初中一年級。和當時的大多數同齡人一樣,他加入了紅衛兵的行列,到全國各地“大串聯”,包括去北京見毛主席。
1969年,年僅17歲的他從大上海千里迢迢來到黑龍江虎林縣迎春鎮,到生產建設兵團的八五四農場插隊當兵。
那時,郁知非給人的印象是“聰明、頭腦靈活”,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但是,干活方面不夠踏實。一位和他一起插隊的知青回憶,在當時政治氛圍極濃的環境中,郁知非曾被上面調查過是否加入過“牛、馬、羊”小集團——“具體說呢,牛、馬、羊就是對領導拍馬、對下面吹牛、上面追查下來要像一只綿羊?!?BR> 調查最后不了了之,但農場就此給郁知非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多年后,一同插隊的知青聚會,邀請郁知非,他從來不去,也不再和這些當年的知青戰友來往。
不過在郁知非口中,“這10年(指下鄉插隊)對我的一生影響很大,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我感謝這段日子,我對東北懷有很深的感情!”
此外,插隊給郁知非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就是,農場的馬受驚,壓傷了他的腿,他得以回到上海休養,脫離了農場生活。
廠長郁知非
回上海后,郁知非一邊收廢品,一邊利用空余時間學習大專的課程。
此后,街道成立安置剩余勞動力和回滬知青的街道工廠,郁知非得以進入黃浦區集體事業局下屬的三靈電機廠工作,開始了他的事業之旅。
從工人干起,郁知非先后做過倉庫保管員、銷售科長等,一步步升任廠長。那時,他給人的印象依然是“腦子活絡,主意蠻多”,“在市場營銷上很有一套”。
三靈電機廠最初生產電子琴、空調用的風扇等電子產品,工人只有108個,固定資產僅有3萬元,生產流動資金幾乎為零。
1984年,在郁知非等人的主導下,三靈廠成功躋身國家輕工業部確定的74家“國家洗衣機生產專業廠”之一,獲得洗衣機“生產許可證”,開始轉型生產“申花”牌洗衣機。
在當時產品供不應求的環境下,三靈廠辦得風生水起:1986年,與上海家電批發公司聯合建立申花洗衣機全國總經銷處;1988年9月,與上海久事公司、上海交電家電商業(集團)公司成立上海申花電器聯合公司;1988年企業被評為國家二級企業,當年產值達到1.3億元,創利1133萬元,向市場提供雙、套桶洗衣機30萬臺,成為上海黃浦區集體企業中的第一大廠。
由此,郁知非也囊括了一個企業家所能擁有的所有名譽,上海市勞模、十佳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等。
一個能說明郁知非當時開拓市場行為的細節是,他利用第11 屆亞運會的機會,把電報與廣告巧妙地融為一體,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1990 年10 月8 日《文匯報》全文刊登了這份電報稿:“北京亞運村第11 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值此第11 屆亞運會閉幕之際,謹祝賀你們領先一步,勇奪金牌第一!十數天來,你們頑強拼搏,氣勢如虹,戰績輝煌,捷報頻傳,全國人自豪和振奮?!邦I先一步”是中國體育昨日艱辛創業的記錄;“領先一步”也是申花電器一如既往孜孜以求的目標。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
順致:崇高的敬禮!
上海三靈電器總廠、上海申花電器聯合公司全體員工
1990 年10 月7 日
一位和郁知非有著二十年交情的朋友評價,那時的郁知非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盡管有些不太重視技術研發,但是在市場營銷方面卻是一個天才,而且為了工廠的發展殫精竭慮——“1987年11月到1988年11月的一年中,他五次胃出血,工作時間是在早上七點半至晚上十二點,春節幾乎都在工作崗位上度過?!?BR> “明明知道喝酒等對身體不利,卻不得不應酬于官場、商場之間?!碧崞甬斈甑囊欢瓮?,一位三靈廠的老員工感嘆。
結緣足球
也是在這一時期,郁知非結識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人脈關系。公開報道顯示,1987年起任黃浦區區長的陳良宇多次帶領國外嘉賓去三靈電機廠參觀、考察。
也是這層關系,讓企業家郁知非開始結緣足球。
上海的市足球代表隊最初叫上海足球隊,贊助商一直不太穩定,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贊助商為上海金星,因此冠名“上海金星”,后來由生產鳳凰自行車的上海自行車三廠贊助,因此冠名“上海鳳凰”。
1991年,廣東順德的神州熱水器廠以20萬人民幣將球隊的冠名權買走,這刺激了上海市的有關領導。他們找到當時任三靈廠黨支部書記兼總經理的郁知非:“你看看,同樣是做熱水器的,人家有這種意識,你就沒有?”
于是,1992年,郁知非同樣以20萬元的價格將球隊冠名權購回,但作為一家和足球并無關聯的電器生產廠家,郁知非起初對足球并不熱心。1993年,冠名權又被另外一家叫“愛可發”的膠卷廠買走。
是年底,正在美國開會的郁知非被急召回國。其時,全國正在搞足球改革,已經升任上海市領導的陳良宇希望上海能夠先行一步,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有點經驗的郁知非。
上海申花隊的前領隊張德發回憶,“事實上,當時上海知名度大、規模大、實力強、效益好的企業有的是,為什么單單選中申花作試點呢?這確實反映出郁知非的活力、魄力和眼力?!?BR> “他(郁知非)知道,區領導讓他做的事,對企業、對個人可能都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盡管有些事的前景充滿了未知數,甚至風險很大,但只要有勇氣、有眼光,努力去做,成功后的回報是難以估算的?!?張德發說。
開拓之舉
如今來看,郁知非的足壇大佬地位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他當年運作申花足球俱樂部的許多開拓之舉。
1993年,中國足球剛剛實行職業化聯賽制,同年12月10日,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作為第一個以俱樂部形式獨立運行的球隊,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這邁出了上海足球事業走向市場化、社會化的第一步。
操盤申花俱樂部伊始,郁知非便顯現出獨特的企業家視角。其時,許多足球俱樂部還均停留在“聯辦”的基礎上——企業出錢、體委出隊、球隊冠名,諸如廣州萬寶、北京神州、遼寧東藥等,這在改革初期起過重要作用,但問題亦隨之而來:誰出錢,球隊就跟誰走,雙方一鬧矛盾,一個抓錢,另一個抓隊。
郁知非的舉措是一步到位,把足球隊運動員的關系統統轉到俱樂部里,把“聯辦”改為自辦,體委只是協助。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企業投資足球的積極性。
同時,郁知非將球隊成績與金錢掛起鉤來:董事會根據每個隊員的特長和表現,決定隊員的薪水和獎金,比賽好再另行獎勵,獎金也拉開檔次,這大大刺激了球員的積極性。
申花足球隊成立之后的第一場比賽,是對沈陽海獅,俱樂部發誓“第一炮一定要打響”。訂下的獎金標準是:主場取勝獎3萬元人民幣,打平一場1萬元,客場取勝則獎5萬元。后根據主教練徐根寶的建議,主客場勝球的獎金改為一樣多,都是3萬元人民幣。
在獎金的刺激下,球隊不負眾望,首戰告捷。賽后,按照贏球場次獎金分配的規定,俱樂部立即將3萬元獎金按照各人的比賽情況進行了分發,主力隊員每人拿到了2800元。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
其他方面,郁知非一些運作方式也頗令人稱道。1999年7月,郁知非成功運作了曼聯與申花的比賽。攜“三冠王”之榮耀前來上海的曼聯,盡管貝克漢姆、隊長基恩、主教練弗格森都沒有隨隊前來,但由于運作成功,比賽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敲定曼聯隊35萬美金的出場費后,郁知非說服了夏普負擔這筆費用,后來百威又贊助了20萬美金,比賽場內的廣告牌,則以40萬人民幣一塊出售,最后售出24塊,門票銷售1000萬。
一場賽事下來,申花凈賺1600萬。據說,這是中國足球俱樂部單次比賽凈賺最多的一次。
也是在這個時期,郁知非投入100萬美元與世界足球王國巴西簽訂了少年足球隊的培訓協議;他還以股份制形式建設了中國足球界第一個專業足球場虹口足球場,俱樂部占25%的股份;2001年前后,他第一個在國內導入對俱樂部的整體形象設計和文化理念。
權力陰影
申花足球隊誕生之日起就帶有強烈的行政撮合色彩,郁知非麾下的申花俱樂部成為上海政壇一顆棋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1994年11月24日,申花俱樂部邀請各界總結第一年職業聯賽的得失。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的陳良宇引用了毛主席在三灣改編上說的“黨支部要建立在連隊上”的話:“你們球衣上印有上海兩字,就要對上海人民負責,不能光講錢。榮譽是第一的,但榮譽是錢買不來的。球隊在管理上必須嚴,要成立黨支部,要有精神支柱!”
第二年年初,申花俱樂部向全國公開招聘了領隊之后,立即成立了黨支部。此后,球隊黨支部的作用被反復宣揚。
不僅如此,陳良宇還將自己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兒子陳維力托付給郁知非,出任申花俱樂部的副總經理。
據《南方周末》報道,“陳維力在隊里的時候,是郁知非與其父親聯系的橋梁,其父親很多對球隊的指示,都是通過陳維力傳達?!?BR> 借此,郁知非進一步密切了自己和上海核心權力圈的關系。
1995年,在徐根寶教練的帶領下,申花隊以“搶、逼、圍”的戰法,走上自己的發展巔峰:以積46分的成績奪得甲A聯賽的冠軍,其核心球員范志毅還以進15球的成績奪得了聯賽“射手王”的寶座。
這是上海足球在闊別34年以后,第一次在全國聯賽中奪得冠軍。對此,上海市一些領導提出申花隊“要在世界一流足球俱樂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口號與目標。
陳良宇說:“申花隊奪冠使上海人民非常滿意。足球改革是上海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部分,也是龍頭。申花隊的成功反映了機制和體制改革上的成功。體委與俱樂部,體委與球隊,俱樂部與球隊之間關系諧調,是俱樂部走向成功的關鍵?!?BR> “同時,足球隊建立了黨支部,使球隊充滿正氣。打硬仗需要壓倒邪氣的正氣,光有金錢是得不到冠軍的。兩年來我一再重申,不管輸贏,足球場上都應該有壓倒對方的氣勢。要戰勝對手,首先要戰勝自己。要有優秀球員,不能有特殊球員。比賽要奪冠,首先是訓練要奪冠?!?BR> 一個能說明當時上海市一些領導對郁知非麾下的申花足球隊的關心的細節是:1995年甲A賽季開始前,范志毅正為未婚妻李倩的戶口問題煩惱,當時身為空姐的李倩的戶口在廣州,但因為某些原因,遲遲不能遷往上海。陳良宇得知此事后,當面向范志毅保證,他的問題很快能解決。
果然,不久李倩成功來到上海,范志毅得以一家團聚。
申花隊前主教練徐根寶還在其回憶錄中提到,號稱“足球書記”的陳良宇,不僅每場申花隊的主場比賽都到現場觀看,甚至對比賽前的訓練也會觀看。每次申花比賽前,陳良宇都打電話給俱樂部,說明自己的建議與要求。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陳良宇是‘參與了球隊工作’了?!毙旄鶎氃诨貞涗浿袑懙?。
也是在這一年,上海市給予申花集團的支持也達到了頂峰:在上海市黃金地段批給他們一塊地皮,申花房地產公司將其建成為聞名上海的高尚住宅區——“巴洛克宮廷”(又名“申花苑”),當時的價格是每平方米1萬多元人民幣,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天價。在此后幾年的職業聯賽中,申花由于戰績不佳,再未得到如此風光的待遇。
黯然退出
申花自1995年奪得甲A聯賽冠軍之后,開始陷入一個怪圈——連續6年,雖經多位外籍教練調教,但始終與甲A冠軍無緣。
自認為俱樂部經營沒問題的郁知非認為,只要給時間,他一定能卷土重來:外籍教練雖然暫時表現不力,但是長遠來看,對球隊技能的提高有利無害;球技上去了,后備人才接上了,球隊的發展不成問題;同時,再將文化的氛圍導入進來,這樣,不僅能夠凝聚球隊內部的人氣,也能凝聚球迷的心。
但一切都為時已晚——成績,往往也意味著政績。
申花隊前領隊張德發回憶,盡管申花俱樂部不同于原來體工隊的體制,但它又不同于嚴格意義上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是“一種過渡性的半官方半企業的足球管理體制”,市委、市府有關領導親自出任俱樂部顧問。
郁知非自己也坦言,和當年大連萬達的老板王健林相比,二人都是軍人出身,也是很好的朋友,但他在上?!熬筒荒芟裢踅×帜菢訉页龊姥詨颜Z”?!盀槭裁??足球是大連的名片,政府非常支持,但上海這個地方藏龍臥虎,我哪敢隨便說話?”
2001年12月16日,上海虹口足球場,申花以2:0戰勝遼寧撫順,獲得聯賽亞軍。在寒風和細雨中,"藍魔"在看臺上點亮赤紅的焰火,那首《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在空中飄蕩,郁知非淚流滿面:“八年了,這是我為足球掉下的第一滴淚?!?BR> 在休息室里,郁知非對他的將士們發表告別演說:“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生活在一起。你們給了我很多的信心,我真的非常感謝你們……你們是職業運動員,你們也都要養家糊口,不要為已經過去的申花而沖動,為了你們自己的前途,為了中國足球,一定要理智,要更多的理智……”
三天后,申花易幟,在新的文廣足球俱樂部中,郁知非雖然還是副董事長,但他并不占有任何股份,自然也就沒有任何決策和管理的權力。郁知非黯然告別足壇。
“我始終認為我走的這條路是對的,申花的發展模式也沒有錯,在中國足球現有的環境和體制下,申花完全做到了以球養球,而且在資本運作上也非常成功。我從來沒想過要退出,但現在就這么走了,我真是太不甘心!”郁知非說。
“但我是國家干部,如果領導讓我干,就是10年也要再干下去,如果領導不讓我干,我自己想干又有什么用?”郁知非說。
在離開申花后,郁知非基本已處于無家可歸的境地。此前,由于申花足球俱樂部發展迅速,郁知非主動辭去在申花電器公司的領導職務,轉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俱樂部的經營上?!拔耶敃r辭去原來的職務,就是對足球產業充滿信心,現在俱樂部沒有了,我也就沒有地方可以回去了?!庇糁钦f。
F1教父
從申花出來后,郁知非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英國利物浦大學體育MBA邀請他去作講座,身份是“中國職業足球在位時間最長的經理人”,而中國足協主席閻世鐸也曾邀請他協助籌備中超。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2月,上海國際賽車場有限公司成立,5月,在離開申花半年后,郁知非在上海久事公司董事長兼“上賽場”董事長張桂娟邀請下,以副總經理的身份再次被推上舞臺的前端。
當時,一位記者問他:促成你從足球到F1的轉變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還是長時間的積累?
郁知非說:“我們都是聽領導安排的,我到申花也是聽領導安排的,搞F1也是領導安排,組織安排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BR> 事實是,在郁知非離開申花俱樂部時,F1中國站落戶上海的事情,已經大局初定?!爱敃rF1的運作,已經有人在做。若非后來內部發生矛盾,可能就沒有郁知非的事情了?!币晃恢槿耸空f。
郁知非充分利用了自己以前在媒體圈的資源,頻頻出現在各種新聞發布場合,讓國人逐漸知道了F1與F4之間的區別。
“F1給了我更大的天地讓我去做,以前我做廠長的時候為了幾百萬的利潤從早忙到晚,現在一切都是資本運營,一個理念就能掙到過去的幾倍、幾十倍?!庇糁桥d奮地說。
他再次施展他商業運作的才能:先是斥巨資買下F1賽事2003年的電視轉播權,再免費贈予中央電視臺,以培育尚處在起步階段的中國F1市場;在看到威廉姆斯和喬丹兩支F1車隊的車身廣告有空缺時,他便以“資源置換”方式將上海賽車場的LOGO打上去,沒有花一分錢。
郁知非還夢想打造自己的F1車隊,他將這個時間設定為5年,因為自己“10年后就退休了,如果5年后還沒有實現的話,那之后實現的機會就太少了”。
“我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個崗位上干多長時間。如果明天領導讓我去做其他的事情,那我就實現不了了?!?BR> 可惜的是,郁知非的夢想還沒有實現,2006年“上海社保案”發,9月,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免職、立案檢查,10月,郁知非“協助調查”,一個影子富豪的政治經濟學之旅戛然而止。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原申花隊主教練徐根寶的《風雨六載》和原領隊張德發的回憶錄,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