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違法經營者“處處受限” 對話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楊紅燦
新《消法》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實施,這部20年來首次較大幅度修改的法律實施半年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遇到了哪些問題和現實爭議,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楊紅燦。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俞琴 陳雪
楊紅燦
編者按:據國家工商總局最新數據,“2014年上半年,全國工商系統共受理消費投訴55.30萬件,為近五年最高。”
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消法》)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實施,這部20年來首次較大幅度修改的法律實施半年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遇到了哪些問題和現實爭議,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楊紅燦。
“七日無理由退貨” 引爭議
南方周末:到目前,新《消法》實施剛過半年,作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國家行政執法機關,是否注意這六個月消費者維權與以往有變化?
楊紅燦:總體來說,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電信服務、居民服務、遠程購物、日用百貨、通訊器材、家用電器。這半年來,投訴量增長迅猛。具體來講,上半年全國工商系統共受理消費投訴55.30萬件,同比增長20.22%,增長幅度為近五年最高,已辦結的投訴平均每件涉及爭議金額為0.34萬元,近六年首次回落,降幅為4.52%,側面反映了新《消法》影響力度大,消費者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
南方周末:從投訴類型來看的話,跟以往相同嗎?
楊紅燦:不相同。首先是投訴數量大幅增加,單件投訴爭議金額減少。其次,合同、遠程購物、文化娛樂等投訴增幅較快。今年上半年合同問題投訴數量首次超過售后服務,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第二大問題。第三,“七日無理由退貨”等消法新規引發的消費爭議不斷。
南方周末:這項有利于消費者的新規定為何會引起爭議?
楊紅燦:主要是消費者和經營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