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艱難推進一年間

改革是加長板凳,不是把誰擠到地上?!眹诣F路局有安全監察、運輸監管的職能,但鐵總有自己的安全監督管理局,國家鐵路局連有些鐵路的現場都去不了。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劉雨樺

國家鐵路局拖到2013年底才掛牌成立,由于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工作開展得并不順利,在鐵路建設和安全監管上,發言權都很有限。 (CFP/圖)

編者按:2013年3月,伴隨著新一屆國務院的成立,一場規模宏大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拉開帷幕。一年半過去了,改革現在改得怎么樣了?到今天為止,進展如何?

本期時局在這一專題里,嘗試向讀者呈現本次“大部制”改革的現狀、面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動向,以圖更好地理解改革的現實邏輯。

和以往的改革不同,本次改革不僅涉及多個部門的合并和重組,更突出強調“轉變職能”,改革的困難可以想象。談及改革中的阻力,輿論多以“部門利益”概而言之。但若深入到操作層面來看,機構改革不僅涉及舊的法律法規的調整,更涉及到多個部門自上而下的人員安置、機構變化和職能調整等諸多細節,中間遇到的種種復雜狀況,遠非“利益博弈”幾個字所能概括。公眾對于改革的進展,自然樂見其成,但對改革中的阻力和新問題,無疑也應抱以充分的同情和理解。

“改革是加長板凳,不是把誰擠到地上。”

國家鐵路局有安全監察、運輸監管的職能,但鐵總有自己的安全監督管理局,國家鐵路局連有些鐵路的現場都去不了。

國慶長假之前,國家鐵路局派出了兩個督查組,先后去了津秦、京廣、廈深、膠濟、哈大等高鐵沿線,對各地的上跨高鐵立交橋的安全管理狀況進行了一次督查。

根據2013年全國人代會期間通過的“大部制”方案,國家鐵路局獲準設立,職責之一就是進行安全監察。“三定”方案給國家鐵路局設的編制是130名,“有些崗位的人員至今還沒有到位。”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王夢恕看來,國家鐵路局成立后,安全監察等工作開展得并不順利,有些原鐵道部的人愿去鐵路總公司,不愿去國家鐵路局,“改革推進艱難”。

2013年3月推行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俗稱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其力度之大,曾引起廣泛關注。一年半后再回望,改革的進展到哪一步了?面臨哪些阻力和問題?

“努力使各方達成一致意見”

2013年的機構改革方案,名稱與前幾輪改革不一樣——前幾輪改革名稱都叫“國務院機構改革”,2013年則變成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