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暗戰黑帽、白帽、灰帽背后的隱秘世界

“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被黑過,一種是不知道自己被黑過,還有一種是不承認自己被黑過?!痹诤诳偷氖澜缰?,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稱呼分別代表兩種對立的角色——以網絡信息牟利的惡棍和保護網絡安全的英雄。處于防御姿態的白帽子黑客在與黑帽子黑客的較量中,贏一次不能算贏,輸一次就永遠輸了。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丹丹

黑帽、白帽、灰帽背后的隱秘世界。 (何籽/圖)

QQ號、信用卡密碼、企業核心數據庫,在地下黑色產業鏈上,互聯網上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為黑帽子黑客牟利的工具。處于防御姿態的白帽子黑客在與黑帽子黑客的較量中,贏一次不能算贏,輸一次就永遠輸了。

“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被黑過,一種是不知道自己被黑過,還有一種是不承認自己被黑過。”

一位穿著灰襯衣黑長褲的年輕人在發表演講。他中等個頭、精瘦,略顯緊張地單手插在口袋里。臺下黑壓壓地坐著三百多人,大多是來自各地的黑客。聽眾們只知道這位年輕人的網名叫“豬豬俠”,他的身份是烏云社區的頭號白帽子黑客。

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稱呼分別代表兩種對立的角色——以網絡信息牟利的惡棍和保護網絡安全的英雄。這種說法緣于美國早期西部片以白帽和黑帽區分正邪雙方。

這是在2014年9月12日烏云首屆安全峰會上。峰會的主辦者是國內著名第三方安全漏洞平臺烏云網。烏云網由原百度安全專家方小頓在2010年創建,逐漸成為白帽子黑客的聚集地。他們相當于互聯網的“啄木鳥”,隨時監測各家網站漏洞,發出警告。

“后來我又想到第四種,就是正在被黑。”“豬豬俠”繼續用他的南方口音說道。他并非危言聳聽,在講臺的另一側,一個針對現場聽眾手機的攻擊正在進行——至少有3個人的銀行卡余額、1個人的股票買賣等隱私信息出現在大會投影屏幕上。

在由信息流構成的網絡世界中,這樣的攻擊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人們越離不開互聯網,就越是身處險境。

在黑客誕生那會兒,其實世界不是這個樣子。“黑客(Hacker)”一詞原指用斧頭砍柴的工人,1960年代這個詞匯才被引入計算機圈。據《黑客:電腦時代的英雄》一書記載,這個群體起源于1950年代的麻省理工學院。一群學生認為,信息都是應該公開的,可以被平等地獲取。于是,他們闖入了當局限制使用的一個計算機系統。

中國的黑客直到1990年代才露面。他們最初多是破解軟件、用軟盤復制小軟件開始,第一次集體行動則頗具時代特色:在印尼排華事件后,向印尼政府網站的信箱中發送垃圾郵件。

最初的理想主義逐漸被金錢的誘惑所取代。在黑帽子隱身的地下世界中,一條買賣信息的產業鏈業已形成,并給黑帽子們帶來了巨大利益。烏云創始人方小頓曾在接受采訪時稱,可能一個并不起眼的黑客,某一天你就會發現他住上了好房,開起了好車。“目前最強的黑帽子和白帽子的收入差距大概是日薪一萬和月薪一萬的差距。”

黑帽子的威脅使網絡安全的市場需求激增。在《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這份專業雜志的一份報告中稱,2012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達到216.40億元,同比增長20.9%。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網絡安全概念的至少達12家,這還不包括在美國上市、最高市值達100億美元的奇虎360公司(紐交所代碼:QIHU)——這家公司自稱擁有“東半球最強大的白帽子軍團”。

在隱秘的戰場上,白帽子和黑帽子的較量早就開始了。他們看不見對方,只能在一次次過招時才能感受到對方的存在。

“黑白”攻防戰

每一個“信”就像一頭牛,剝皮,拆骨,切肉,到了早上7點,只剩一攤血污。

烏云聯合創始人孟卓,他在烏云上的ID是“瘋狗”。 (劉志毅/圖)

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