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晚清官員的書法不是商品

晚清的官員寫了那么多的字,卻不賣字。為人寫字,有時是主動奉送的禮品。這也談不上是“雅賄”,因為官員的字沒有市場價格。而堅持把自己的墨跡作為“禮品”而不是“商品”,使得官員的行為不被赤裸裸的金錢游戲規則所綁架。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陳琪

堅持把自己的墨跡作為“禮品”,使得官員的行為不被赤裸裸的金錢游戲規則所綁架。

從漢末至清末,書法一直是中國文人士大夫最主要的藝術愛好。晚清的高官在寫字上花很多的時間,除了練習之外,還要寫很多應酬字。比如說,翁同龢就曾在一天為人寫了五六十副對聯。曾國藩經常在一個月內為人寫一百多副對聯。大書家何紹基的日記記載,他曾一天寫了對聯一百零九副。

晚清的官員寫了那么多的字,卻不賣字。張德昌先生曾根據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對李慈銘在京師為官期間的收入和支出做了非常具體的統計和分析。李慈銘為人撰寫墓志銘、碑文、壽序,都收潤筆,但卻沒有賣字的收入。京官收入不高,應酬多,雖然能得到各種饋贈,但李慈銘的生活并不寬裕,有時甚至借債度日,相當拮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